[发明专利]触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5795.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钏;郭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提升触控面板光学性能与灵敏度的触控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按,目前坊间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触控输入方式,包括有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电磁感应式、音波感应式等;其中,电阻式及电容式是藉由使用者以手指或感应笔对面板表面进行触碰,而于受触碰位置的面板内部产生电容值的变化,据以侦测出面板表面所接受触碰的位置,以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
且知,为了要侦测出使用者以手指或感应笔触碰于触控板上的位置,业者研发出各种不同的电容式触碰感测结构。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由复数感测结构排列而成的感测数组,其中各感测结构多以氧化铟锡(ITO)为材料设计为具有规则形状(例如:钻石图形)的感测单元,由于感测结构大多由ITO所制成。当ITO阻抗较大时,将导致触碰感测结构的信号传递灵敏度难以提升。
而另种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为复数金属线构成的金属网状感测结构,相较于ITO该金属材质的网状感测结构的阻抗较低;惟,在这样的设计中,容易因金属线因制程上产生断线的问题,而使感测结构的电性连接中断,而导致断路。且在双层网状感测结构在堆栈时,上层与下层的网状感测结构相互重叠,造成重叠位置的图案变得非常明显,即会产生所谓的“叠纹(Moire)”的视觉缺陷,以致影响使用者观看的视觉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此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升触控面板光学性能与灵敏度的技术手段。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结构包含:一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一上感测结构以及一下感测结构;其中,上感测结构位于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具有复数上透明感测图案,以及分别与复数上透明感测图案电性连接的复数上周边线路,且每一上透明感测图案相邻排列,该些上透明感测图案表面并设有复数上金属线栅,该些上透明感测图案以及上金属线栅沿第一方向延伸;下感测结构位于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具有复数下透明感测图案,以及分别与复数下透明感测图案电性连接的复数下周边线路,且每一下透明感测图案相邻排列,该些下透明感测图案表面并设有复数下金属线栅,该些下透明感测图案以及下金属线栅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互交错。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结构,其中下感测结构位于一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黏贴于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之下。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结构,其中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黏贴于一硬质透明基板之下。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结构,其中上感测结构位于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的上表面,下感测结构位于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的下表面,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黏贴于一硬质透明基板之下。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触控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和一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形成一透明导电层于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和该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之上;形成一金属层于该透明导电层之上;分别图案化位于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和该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的该透明导电层以及金属层,于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形成具有金属层于其上的复数上透明感测图案,以及分别与该些上透明感测图案电性连接的复数上周边线路,该些上透明感测图案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于该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形成具有金属层于其上的复数下透明感测图案,以及分别与该些下透明感测图案电性连接的复数下周边线路,该些下透明感测图案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互交错;分别图案化位于该上透明感测图案和该下透明感测图案的该金属层,于该上透明感测图案表面形成复数上金属线栅,该些上金属线栅沿第一方向延伸,于该下透明感测图案表面形成复数下金属线栅,该些下金属线栅沿第二方向延伸;黏贴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和该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使该些上透明感测图案和该些下透明感测图案交错,形成触控结构。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触控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黏贴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和该第二可挠式透明基材之后更包括以一黏着层黏着一硬质透明基板于该第一可挠式透明基材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5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