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质针状焦原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92911.0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生;刘阳;刘春玲;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B55/00 | 分类号: | C10B5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质 针状 原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优质针状焦原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状焦是炭素工业一种重要的原料,具有良好的石墨化性能,主要用于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针状焦生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具有电阻率低、体积密度大、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能好、抗氧化性能好、消耗低的突出优点。与普通电极炼钢相比,冶炼时间可缩短到三分之一,吨钢电耗可减少一半,生产能力可增加1.3倍。因此,针状焦是制造超高功率电极的骨料。生产针状焦的原料是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煤焦油是焦化厂高温炼焦时从煤气中冷凝所得的产品。焦化工业的发展和冶金焦的大幅度增产提高了煤焦油的产量,充分利用丰富的煤沥青资源,可极大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针状焦生产工艺分原料预处理、延迟焦化、煅烧三部分。针状焦的制备对原料有严格的要求,技术关键在于控制煤焦油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QI)的含量和合理的分子量。除去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中QI等有害杂质的方法主要分为:溶剂处理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加氢法和改质法。对煤沥青分子量调整的方法主要有缩聚、裂解、闪蒸、蒸馏等方法。目前,尽管有诸多相关文献、专利报道,但是,离心、闪蒸、缩聚、裂解等改质工艺中各种参数不易控制,在加热处理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二次QI,并且存在一些工艺设计上的缺陷,严重影响针状焦的生产及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控制、主要含甲苯可溶物、热膨胀系数(CTE)值低的优质针状焦原料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下述步骤组成:
1、溶剂热过滤
向热过滤釜内800~2000目的白钢网上铺设助滤剂,然后加入煤焦油和溶剂,煤焦油与溶剂的体积比为0.5~4:1,加热至80~110℃,用惰性气体加压,压力控 制在0.1~0.4MPa,得到净化的煤焦油。
上述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丙酮、喹啉中的任意一种,助滤剂为海沙、纤维素粉、白土、焦粉、氧化镁粉、活性炭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减压蒸馏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净化的煤焦油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120~150℃,然后减压至-0.01~-0.09MPa,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溢出,得到沥青质。
3、催化加氢
将减压蒸馏得到的沥青质与加氢催化剂按质量比为1:0.005~0.02加入反应釜,通氢气至2~7MPa,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300~400℃,反应1~4小时,得到加氢沥青。
上述的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氧化硅或硅胶为载体,负载Mo、Co、Ni、W、P中两种以上的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总负载量是催化剂质量的40%~60%,采用常规的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或沉淀法制备而成。
4、延迟焦化
将加氢沥青在压力为0.1~1.5MPa的惰性气氛中400~550℃焦化反应8~12小时,得到生焦。
5、生焦煅烧
将生焦在惰性气氛中800~1000℃煅烧0.5~2小时,得到针状焦。
上述的溶剂热过滤步骤1的优选条件是:向热过滤釜内1600目的白钢网上铺设助滤剂,然后加入煤焦油和溶剂,煤焦油与溶剂的体积比为2:1,加热至100℃,用惰性气体加压,压力控制在0.1~0.4MPa,得到净化的煤焦油,其中所述的溶剂最佳为甲苯,助滤剂最佳选择纤维素粉与海沙的质量比为4:5的混合物,助滤剂的铺设厚度为0.5~2cm。
上述的减压蒸馏步骤2的优选条件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净化的煤焦油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120~150℃,然后减压至-0.01~-0.09MPa,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溢出,得到沥青质。
上述的催化加氢步骤3的优选条件是:将减压蒸馏得到的沥青质与加氢催化剂按质量比为1:0.01~0.02加入反应釜,通氢气至5MPa,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380℃,反应1~2小时,得到加氢沥青,其中所述的加氢催化剂优选以氧化铝、 氧化硅或硅胶为载体,负载Mo、Co、Ni、W、P中两种以上的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总负载量是催化剂质量的40%~60%。
上述的延迟焦化步骤4的优选条件是:将加氢沥青在压力为0.2~0.7MPa的惰性气氛中500℃焦化反应12小时,得到生焦。
上述的生焦煅烧步骤5的最佳条件是:将生焦在惰性气氛中1000℃煅烧1小时,得到针状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2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型重物的电动伺服夹取移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升降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