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87784.5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硕;王宇;邓云凯;张志敏;倪江;刘亚波;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王黎延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孔径雷达 卫星 姿态 导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姿态导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是降低星载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关键技术。卫星姿态导引方法通过调整卫星的偏航角、俯仰角,将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降低至0赫兹附近,以此降低聚焦算法的复杂度,提高图像配准精度,提高干涉精度,利于扇贝效应校正。卫星姿态导引技术目前已在国际先进星载SAR系统(如TerraSAR-X系统)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现有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有:针对圆轨道的一维姿态导引方法,即在正圆轨道假设下,通过调整偏航角达到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目的;针对椭圆轨道的二维姿态导引方法,即通过同时调整偏航角和俯仰角达到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目的。由于椭圆轨道模型更接近卫星的实际轨道,因此针对圆轨道的一维导引方法在实际低轨近圆轨道SAR系统中,会产生几百赫兹的残余多普勒中心频率。而针对椭圆轨道提出的二维导引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但也增加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另外,有的SAR系统要求卫星星体坐标系的某一坐标轴垂直于地表,这就意味着俯仰角是受到限制的,因此,现有的二维姿态导引方法也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在零俯仰角或者在特定俯仰角的情况下,降低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
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满足如下表达式:
其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和分别为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电子标签
 - 下一篇:带冷却隔板的冶金炉内冷却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