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行车轨迹匹配实现的嫌疑车辆跟踪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874.7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车 轨迹 匹配 实现 嫌疑 车辆 跟踪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轨迹匹配实现的嫌疑车辆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先通过检测在交通地图上的目标行车轨迹输入,之后依据输入的时间限定条件从卡口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行车轨迹上离散卡口位置标签相匹配的行车记录,之后再依据所述行车记录形成多条嫌疑行车轨迹,并最终将所述嫌疑行车轨迹与目标行车轨迹进行匹配,在满足两者的重合率大于预设门限值的条件时,即输出与该嫌疑行车轨迹相对应的车牌信息。采用本发明无需穷举处于起点卡口与终点卡口之间的海量行车轨迹,大幅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具有更好的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跟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用于智能交通领域、公安领域或平安城市领域的基于行车轨迹匹配实现的嫌疑车辆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大量的交通检测设备被部署在各级公路之上,用以实时监控并采集来往车辆信息。一般而言,此类信息可为公安刑侦、交通执法等具体应用提供基础依据,例如对于车辆盗窃、交通肇事逃逸、嫌疑车辆逃窜等具体应用场景。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CN201010283254.0,发明名称:一种基于碰撞分析的嫌疑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嫌疑车辆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再提取依据所述起点和终点所能够获取到的每条行驶路径上的完整卡口信息,最后结合目标嫌疑车辆的过车图像以及车辆登记信息分析嫌疑车辆与这些众多行驶路径的匹配程度,以最终判定哪些记录符合嫌疑车辆的特征。
然而,如图1所示,处于指定的起点卡口和终点卡口之间的卡口数量往往较多,以致由该起点卡口和终点卡口而能够获得的行驶路径数量非常大,当采用该技术方案对每条行驶路径上的完整卡口信息结合目标嫌疑车辆的过车图像及车辆登记信息对嫌疑车辆进行匹配分析时,导致运算复杂度高、程序耗时很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嫌疑车辆匹配分析时,运算复杂度高、程序耗时长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行车轨迹匹配实现的嫌疑车辆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行车轨迹匹配实现的嫌疑车辆跟踪方法,其包括:
检测在交通地图上的目标行车轨迹输入,以及获取用户输入的时间限定条件;
获取处在所述目标行车轨迹之上的离散卡口位置标签,并依据所述时间限定条件从卡口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离散卡口位置标签相符的行车记录集,其中,所述行车记录包含车辆的车牌信息、行车时间信息,以及卡口位置信息;
依据车牌信息对所述行车记录集中的行车记录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分组中的行车记录依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之后依据排好序的卡口位置信息获取与车牌信息对应的嫌疑行车轨迹;
将所述嫌疑行车轨迹与目标行车轨迹进行匹配,当两者的重合率大于预设门限值时,输出与所述嫌疑行车轨迹相对应的车牌信息。
优选地,所述行车记录还包括行车图像、行车速度、行驶方向、违法属性、车牌类别、车牌颜色、车辆大小、车辆用途、车辆颜色、车辆型号、驾驶员身份、驾驶员驾龄、驾驶员性别、驾驶员联系方式、驾驶员驾照类别、驾驶员驾驶证发证机关,车辆发证机关、驾驶员驾驶证发证日期、车辆发证日期、车辆年检记录、车辆登记类别、车辆座位数。
优选地,检测在交通地图上的目标行车轨迹输入包括:
检测与显示有交通地图的触敏屏的接触;
依据所述接触的接触轨迹,获取目标行车轨迹输入。
优选地,检测在交通地图上的目标行车轨迹输入包括:
检测在交通地图上的选择图标对象滑动;
依据所述滑动获取目标行车轨迹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