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及其LAMP引物组合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495.8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波;沈浩;戴婷婷;王源超;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北方 溃疡 病菌 检测 靶标 及其 lamp 引物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及其LAMP引物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Diaporthephaseolorum var.caulivora)是北美大豆上最重要的毁灭性的病害之一。该病菌侵染植株后迅速发展形成茎杆环状损伤,并可导致正在生长的植株死亡。发病严重的田块有80%的植株受到侵染。由此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50%[1-4]。近年来该病害发展迅速,除美国外,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巴拉圭和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等欧洲部分国家及地区都有发生为害的报道[5-8]。
因其近年来在国外发生普遍、经济影响大、传入风险高且在我国尚未有发生的报道,我国将其列为重点关注的大豆上13种检疫性病原菌之一[9]。为了阻止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大豆南方茎溃疡得到控制,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日本的荣研株式会社的Notomi等人于2000年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方法[10],其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链置换DNA酶(Bst DNA polymerase)的作用下,60~65℃恒温扩增,15~60min即可观察结果,效率可达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产物易检测等特点。在DNA合成时,从脱氧核酸三磷酸基质(dNTPs)中析出的焦磷酸根离子与反应溶液中的镁离子反应,产生大量焦磷酸镁沉淀,呈现白色。因此,可以把浑浊度作为反应的指标,只用肉眼观察白色浑浊沉淀,就能鉴定扩增与否,而不需要繁琐的电泳和紫外观察。由于LAMP反应不需要PCR仪和昂贵的试剂,反应产物可通过是否形成白色沉淀(浑浊)或SYBR GREEN Ⅰ染色后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会在食品检测临床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1,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的其特异性LAMP引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及其特异性LAMP引物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的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在检测或鉴定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中的应用。
针对所述的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设计的特异性LAMP引物组合物,包括正向内引物FIP如SEQ ID NO.2所示,反向内引物BIP如SEQ ID NO.3所示,正向外引物F3如SEQ ID NO.4所示,反向外引物B3如SEQ ID NO.5所示。
所述的特异性的LAMP引物组合物优选还包含正向环引物LF如SEQ ID NO.6所示,反向环引物LB如SEQ ID NO.7所示。
所述的针对所述的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检测靶标序列Tef设计的特异性LAMP引物组合物在检测或鉴定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检测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试剂盒,包含所述的特异性的LAMP引物组合物。
所述的用于检测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试剂盒,包含:由20mM正向内引物FIP、20mM反向内引物BIP,10mM正向外引物F3、10mM反向外引物B3,10mM正向环引物LF、10mM反向环引物LR,9.26%10xThermoPol Reaction Buffer、50mM MgSO4、10mMdNTPMixture、5M甜菜碱、8000U/mL Bst DNA Polymerase Large fragment及超纯水组成的检测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警务信息采集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轻量化管线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