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输送设备及其S管的制造方法、SHS反应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2270.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倪川皓;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3 | 分类号: | B22F3/23;B22F7/08;B22F1/00;F16L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输送 设备 及其 制造 方法 shs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及其S管的制造方法、用于制备S管的SHS反应剂。
背景技术
S管作为混凝土输送设备中泵送单元的换向阀的重要元件,主要承担着对混凝土的输送以及换向的作用。在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S管需要不断的承受混凝土流动时对其内表面的摩擦,以及换向时的冲击,因此需要确保S管的内表面具有很高的抗磨损性。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堆焊法和陶瓷片贴附法提高S管内表面的抗磨损性。其中,堆焊法是在至少两个拼接件的内表面上熔敷一层具有耐磨、耐蚀、耐热等性能的金属层,而后将各个拼接件焊接形成S管。陶瓷片贴附法是将多个陶瓷片通过烧结或强力胶的方式贴附于S管的内表面上。然而,采用上述堆焊法和陶瓷片贴附法制造S管时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现有中的SHS(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由于热化学反应时产生的高热量极易导致管体变形,造成反应液在管体的涂布质量不佳,从而无法确保内衬层的致密性,使该技术无法运用至异型S管的制造中。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及其S管的制造方法、SHS反应剂,以采用SHS技术使得S管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S管的制造方法,S管用于输送具有磨损性和腐蚀性的介质,该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S管管体,S管管体包括沿截面方向呈圆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S管管体中插置第一冷却管,以使第一冷却管的外表面与S管管体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在间隙中填充SHS反应剂,并通过SHS反应剂的热化学反应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形成附着于S管管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内衬层;抽出第一冷却管。
其中,设置第一冷却管的外表面与S管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宽度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设置S管管体的第一端与第一过渡管紧密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过渡管紧密连接,且第一冷却管的一端至少高于S管管体在第一端的截面,第一冷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过渡管的截面平齐。
其中,在第二过渡管的远离S管管体的一端设置封底,以支撑SHS反应剂,且封底为钢板,并设置钢板的厚度为保证热化学反应至封底时产生的热量可将其烧穿。
其中,SHS反应剂在进行热化学反应时的反应液面高于S管管体在第一端的截面。
其中,S管管体为冲压成型、一体铸造成型或拼焊成型,第一冷却管为中空钢管,在SHS反应剂进行热化学反应时,设置第一冷却管的内部输入冷却水。
其中,在通过SHS反应剂的热化学反应形成附着于S管管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内衬层的步骤中:匀速转动S管管体,以使SHS反应剂在进行热化学反应时的反应液面始终与S管管体的内表面垂直。
其中,在抽出第一冷却管的步骤之后进一步包括:将S管管体倒置;在S管管体中插置第二冷却管,以使第二冷却管的外表面与S管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宽度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在第二冷却管的外表面与S管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SHS反应剂,并通过SHS反应剂的热化学反应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形成附着于第一内衬层上的第二内衬层;抽出第二冷却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包括泵送单元,泵送单元包括换向阀,换向阀包括S管,该S管由上述制造方法制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SHS反应剂,用于制备S管,该SHS反应剂包括27%~29%的粒度为25~74微米的铝粉、62%~64%的氧化铁粉、2.3%~2.6%的氧化硅、2%~2.5%的二氧化锆以及0.5%~2.5%的稀土,且SHS反应剂的热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Fe2O3+2Al=Al2O3+2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2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