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甘蔗梢腐病温度敏感型小种gx2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7403.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清;林镇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林友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甘蔗 梢腐病 温度 敏感 型小种 gx2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病害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甘蔗梢腐病(F.moniliforme)温度敏感型小种gx2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蔗梢腐病为真菌性病害,该病病原菌为镰刀菌(F.moniliforme),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6~9月。带病种苗、患病植株和土表上病残枯株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病菌的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降落在梢头心叶上,依靠心叶水分,在条件适宜时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心叶幼嫩基部,再侵入生长点附近的蔗茎,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再行重复侵染。发病初期幼叶基部褪绿黄化,后叶片变窄、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叶片上红褐色纵向条纹裂开成为破损叶,严重者呈畸形;感染叶鞘形成红色坏死斑或梯形病斑;为害生长点引起顶腐及幼轴坏死;病茎呈红褐色平行纵裂的梯级,有许多如刀割状的横向裂口,变黑褐色,节间弯曲。
最近20多年,随着新台糖系列品种(ROC10、ROC16、ROC22)的大面积种植,品种单一化造成了梢腐病的逐年加重,目前发病率达到10%以上,最高达到60%。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发生的梢腐病,目前在秋冬季也时有发生。从2012年开始,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大陆甘蔗各产区的梢腐病调查采样及病原菌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对所有采集样品的病原菌分离培养,经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ITS序列聚类分析,初步鉴定中国大陆甘蔗梢腐病病原主要是单一种类镰刀菌(F.moniliforme),但有两个小种gx1和gx2。不同小种的培养研究表明,gx1和gx2对温度的敏感性完全不同,gx2在高温条件下(高于28℃)基本停止生长,而在低于20℃下,其生长明显快于gx1。说明gx2是温度敏感型的小种,与最近几年梢腐病在国内的发生,特别是秋冬季节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如何对中国高温敏感型甘蔗梢腐病原小种gx2进行快速的检测鉴定,对研究梢腐病病原菌分化和病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甘蔗梢腐病(F.moniliforme)温度敏感型小种gx2的方法。所述甘蔗梢腐病温度敏感型小种gx2,是指引起我国甘蔗梢腐病,特别是在秋冬季发生的病原小种gx2,具有在温度高于28℃下不能生长的对高温敏感的病原小种,其检测鉴定特征序列为:
GAGACCGCCACTAGATTTCGGGGCCGGCTTGCCGCAAGGGCTCGCCGATCCCCAACACCAAACCCGGGGGCTTGAGGGTTGAAATGACGCTCGAACAG。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甘蔗梢腐病温度敏感型小种gx2的分子检测方法,首先是依据gx2小种的特征序列,设计用于实时定量PCR的若干引物和Taqman探针组合FAM-gx2。
一种利用分子检测方法检测甘蔗梢腐病温度敏感型小种gx2的引物和探针组合FAM-gx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和探针组合为下列6个组合中的1个组合:
FAM-gx2第一组:
引物:FAM-gx2-F1:5’-CTGATCCGAGGTCAACATTCAG-3’
FAM-gx2-R1:5’-GCAGCTTCCATTGCGTAGTA-3’
探针:FAM-gx2-P1:5’-CGCGTACCAGTTGCGAGGGTTT-3’;
FAM-gx2第二组:
引物:FAM-gx2-F2:5’-ACTACTACGCAATGGAAGCTG-3’
FAM-gx2-R2:5’-AGCGTCATTTCAACCCTCAA-3’
探针:FAM-gx2-P2:5’-CAGCGAGACCGCCACTAGATTTCG-3’;
FAM-gx2第三组:
引物:FAM-gx2-F3:5’-CGCAATGTGCGTTCAAAGAT-3’
FAM-gx2-R3:5’-ACAACGGATCTCTTGGTTCTG-3’
探针:FAM-gx2-P3:5’-TTTGCTGCGTTCTTCATCGATGC-3’;
FAM-gx2第四组:
引物:FAM-gx2-F4:5’-GTACCAGTTGCGAGGGTTT-3’
FAM-gx2-R4:5’-CCTGTTCGAGCGTCATTTCA-3’
探针:FAM-gx2-P4:5’-CAGCGAGACCGCCACTAGATTTCG-3’;
FAM-gx2第五组:
引物:FAM-gx2-F5:5’-GGGCTTGAGGGTTGAAATG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