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精冲件塌角的精冲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5989.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威;郭银芳;彭林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精冲件塌角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冲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小精冲件塌角的精冲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精密冲裁是一种新型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可以取代扁平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合格的精密冲裁件具有很高的质量,可以免去后续工序,直接用于装配。精冲件的质量包含有:尺寸精度、剪切面质量、塌角、毛刺高度和平面度等。塌角是指精冲零件内、外廓平面与光洁面交界处的不规则外凸曲线形的下陷塑性变形面,若冲裁线是直线,塌角通常小于料厚的10%;若冲裁线在如转角、尖点、齿部等不利的位置时,塌角通常过大(超过料厚的30%)就会影响精冲件的质量。平面类零件塌角大可以通过增加后续磨削的方法减小或去除,但增本降效,但一些带有凸台等成型件无法采用此方法。
目前减小成型件塌角的方法主要有:1)在精冲模凹模上局部增加齿圈,能将精冲件尖角部位的塌角降低到10%S(S为料厚),但常使用的齿圈为三角形(V形),不仅加工制造复杂,局部增加齿圈的长度范围很难控制,而且由于三角形(V形)齿圈在原材料上留下的齿圈印痕,必须增加原材料的冲裁步距和搭边值,因而导致原材料利用率降低;2)多工位剔齿精冲模具对多齿零件部位进行逐步冲压,工位至少为3个,模具设计和制造复杂,且对精冲设备的送料步距精度有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和制造简单,且能降低成本的减小精冲件塌角的精冲成形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精冲件塌角的
精冲成形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精冲成形上、下模的准备工作,它包括以下步骤:
A1)准备精冲成形的下模,下模包括凹模、推板、凸模及顶杆,其中凹模的型腔与精冲件的外轮廓相同,为包括尖角和圆弧过渡的不规则形状,精冲件为厚度为5mm的圆弧过渡的不规则形状的平板件,精冲件头部开有两个圆形通孔,尾部尖角角度为60°,半径为0.2mm,凹模围绕型腔周围设有台阶齿圈,推板的端面形状与精冲件底面相同,为圆弧过渡的不规则形状的平面,推板外轮廓与凹模间隙配合,推板上设有与精冲件上相同的圆形通孔,推板圆形通孔和圆孔凸模间隙配合,推板装配后上端面突出凹模上端面设定距离,顶杆沿凹模的型腔周围均匀分布在精冲成形的下模上;
A2)准备精冲成形的上模,上模包括齿圈板、凸凹模、打杆及传力杆,其中齿圈板的型腔与精冲件的外轮廓相同,为包括尖角和圆弧过渡的不规则形状,齿圈板围绕型腔周围设有台阶齿圈,凸凹模的下端面形状与精冲件顶面相同,为圆弧过渡的不规则形状的平面,其上设有与精冲件上相同的圆形通孔,凸凹模与齿圈板间隙配合,凸凹模装配后下端面凹入齿圈板下端面设定距离,传力杆沿齿圈板的型腔周围均匀分布在精冲成形的上模上;
B)精冲成形,它包括以下步骤:
B1)将精冲成形上、下模分别安装在精冲机的上、下台面上,精冲模具在开启位置时,将开卷校平后的条料送到精冲工位;
B2)启动精冲机,精冲机的下工作台向上运动,对凹模、凸模施加冲裁力FS,对传力杆、打杆施加压边力FR,对顶杆施加反压力FG,冲裁区周围的条料被压紧,条料向上冲裁;
B3)精冲机的下工作台继续向上运动,冲裁力FS大于压边力FR,反压力FG设定为小于压边力FR,条料向下冲裁直至剪切结束;
B4)精冲机的下工作台向下运动,齿圈板将剪切后的条料从凸凹模上退下,推板将精冲件从凹模中顶出,得到成形后的精冲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推板装配后上端面突出凹模上端面的设定距离h取值为条料厚度的40%~5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凸凹模装配后下端面凹入齿圈板下端面的设定距离H取值大于设定距离h。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传力杆和顶杆个数为3~9个。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B2)中反压力FG设置为冲裁力Fs的40%~50%,条料向上冲裁至条料厚度的40%~5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步骤A21)中凸凹模下端面凹入齿圈板下端面的设定距离H比推板上端面突出凹模上端面的设定距离h大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5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