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71308.4 | 申请日: | 2013-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金;朱仁俊;薛桥丽;陈观玉;平海燕;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永金 |
| 主分类号: | A23L1/318 | 分类号: | A23L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酵剂 制作 发酵 肉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畜、禽肉是微生物非常良好的生存载体,在适宜的温度下,微生物生长十分迅速,生肉在25℃条件下只需要一天时间就会变质、腐败。严格控制温度已成为肉及肉类制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必备条件。但目前的冷链系统使得产品的生产、流通费用较高,能量消耗较大,流通半径和销售范围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延长畜、禽肉的保质期和改善畜、禽肉的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酵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用于食品保存既有效又经济。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人类利用腌制、干燥、发酵方法以及腌腊肉类生产方式保存肉类已有2000余年历史。虽然发酵肉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本世纪才出现人工添加微生物发酵剂用于肉品加工。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呈色、呈味及保存中的重要作用。发酵肉制品是一种以畜禽肉类为原料,在自然或人工控制低温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我国是一个肉类产销大国,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名优的发酵肉制品,如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和香肠等。但都属于自然发酵,并且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所以研究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很有意义。而且,在发酵肉制品中以生产发酵火腿或是发酵香肠为主,其它种类的发酵肉制品涉及较少,因此发酵肉制品具有广阔的可开发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原料肉糜或肉块预处理、腌制、发酵、贮藏等步骤,原料选用冷肉或鲜肉,菌种为汉氏德巴利酵母、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酵成熟后的制品质地细腻,有弹性,香味浓郁纯正,有发酵型肉制品特有的酸香味,口感好,风味独特,还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食用方便、易保藏及益生效应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经检疫合格、剔骨后的畜、禽鲜、冻肉块,修整、洗净后待用;
(2)使用腌制剂在0-10℃条件下腌制2-48小时;
(3)将腌制后的肉接入混合发酵剂,所述混合发酵剂为乳酸菌、汉氏德巴利酵母、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浓度为104-109CFU/mL;若加工肉糜则加适量水,斩拌均匀,按肉质量百分比计加入0.01%-8%混合发酵剂;若加工肉块则将混合发酵剂均匀涂抹在肉块表面;
(4)发酵:将接种发酵剂后的肉糜或肉块在合适条件下发酵;
(5)冷却:将发酵后的肉糜或肉块自然冷却至室温;
(6)包装、贮藏:将冷却后的发酵肉糜或发酵肉块真空或非真空包装后置于0-10℃环境中贮藏。
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可以是任何部位带皮或不带皮、带脂肪或不带脂肪的肉块。
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是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2)中腌制剂配方为:以肉糜或肉块重量计,盐:1-3%;味精:0-0.3%;蔗糖:0-2%;葡萄糖:0.1-1.2%;香辛料适量。
所述步骤(3)中乳酸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后每克肉糜或肉块的每cm2肉样中含有104109CFU/mL(g)的发酵菌。
所述步骤(4)中发酵的具体条件为:肉糜发酵温度为20-37℃,发酵时间为15-48h;肉块发酵则在15-55℃条件下发酵1-20天,其间均匀接种0-3次混合发酵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永金,未经胡永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