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017.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舒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香 酒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属于酿酒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浓香型酒,窖泥是基础,大曲是动力,工艺是关键。做浓香型优质酒,首先要抓好窖泥质量。窖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酒质的优劣。因为窖泥是己酸菌、甲烷菌、丁酸菌等各种有益物的载体和栖息场所,也是它的繁衍温床,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是衡量窖泥质量的一个标准。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味物质是己酸乙酯,而己酸乙酯是由窖泥中梭状芽孢杆菌(己酸菌)等各种生香产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所以没有好的窖泥,就不能生产上乘的浓香型优质酒。“百年老窖”出好酒也就是这个道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黄土95-100、糟醅10-12、大曲粉3-4、黄水10-15、复合菌种液6-8、骨炭3-5、泥炭10-20、海藻粉1-2、窖泥20-30、乙醇0.8-1、酒尾3-4、K2HPO40.02-0.1、MgSO40.01-0.06、多功能粉料0.2-0.3;
所述的窖泥为原窖的报废更换无机窖泥;
所述的复合菌种液为重量比为2-3:1:1-2:8-10的甲烷菌、丙酸菌、放线菌、己酸菌的混合菌种液;
所述的多功能粉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南瓜10-25、花生6-10、甘草1-2、薄荷叶1-2、洛神花1-2、高粱酒3-5;
将上述南瓜和花生分别煮熟后混合绞碎成泥,将甘草、薄荷叶、洛神花混合研碎成粉,与上述泥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60-70℃,加入高粱酒,密封,在80-90℃下加热20-30分钟,出料冷却,即得所述多功能粉料。
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黄土过筛后磨成细粉,与骨炭、泥炭混合,拢堆,泼撒烧开后的黄水、酒尾、K2HPO4、MgSO4,混合均匀后,盖上塑料膜浸润18-25小时,揭开塑料膜,均匀铺洒海藻粉、多功能粉料、大曲粉、糟醅、窖泥,翻挖均匀;再与剩余各原料混合,加水,调节水份含量为45-50%,搅拌均匀;密封发酵60-70天,即得所述浓香型曲酒窖泥。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窖泥各原料复配合理,窖泥中的微生物活性高,无异味臭味,有浓郁芳香,提高了出酒率,酒体的主体香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黄土100、糟醅12、大曲粉4、黄水15、复合菌种液8、骨炭3、泥炭20、海藻粉2、窖泥20、乙醇0.8、酒尾4、K2HPO40.1、MgSO40.06、多功能粉料0.3;
所述的窖泥为原窖的报废更换无机窖泥;
所述的复合菌种液为重量比为2:1:2:10的甲烷菌、丙酸菌、放线菌、己酸菌的混合菌种液;
所述的多功能粉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南瓜25、花生10、甘草1、薄荷叶2、洛神花1、高粱酒5;
将上述南瓜和花生分别煮熟后混合绞碎成泥,将甘草、薄荷叶、洛神花混合研碎成粉,与上述泥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70℃,加入高粱酒,密封,在80℃下加热20分钟,出料冷却,即得所述多功能粉料。
一种浓香型曲酒窖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黄土过筛后磨成细粉,与骨炭、泥炭混合,拢堆,泼撒烧开后的黄水、酒尾、K2HPO4、MgSO4,混合均匀后,盖上塑料膜浸润18小时,揭开塑料膜,均匀铺洒海藻粉、多功能粉料、大曲粉、糟醅、窖泥,翻挖均匀;再与剩余各原料混合,加水,调节水份含量为45-50%,搅拌均匀;密封发酵60-70天,即得所述浓香型曲酒窖泥。
检测发酵后物料中的N元素含量为2080ppm、P含量为1725ppm、K含量为5000ppm、物料PH值为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舒酒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舒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