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64652.0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3641828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9
发明(设计)人: 徐峰;杨珍珍;柯中炉;蒋军荣;奚立民;吴翰桂 申请(专利权)人: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C07D471/14 分类号: C07D471/14;A61K31/4375;A61P35/00;A23L1/30
代理公司: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代理人: 蔡正保;朱新颖
地址: 3180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萘啶酮 衍生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6年,美国科学家Gross从斐济萨武萨武海域采集的鸡冠红藻(属于Lophocladia sp.红藻)中分离出2个具有[2,7]萘啶-5(3H)-酮结构的新生物碱,取名为lophocladine A和B。

细胞毒研究显示,化合物lophocladine A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有亲和力,而且是个δ-阿片受体拮抗剂;而化合物lophocladine B对NCI-H460人肺癌细胞系和MDA-MB-435乳癌细胞系有细胞毒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开始合成具有[2,7]萘啶结构的衍生物,并对相应的[2,7]萘啶结构的衍生物的性能进行研究。如Disadee W.等人全合成了化合物lophocladine A和B(Disadee,W.et al.“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lophocladines A,B and C1analogues”.Tetrahedron Letters,2011,52,6142-6144),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1-取代-4苯-2,7-萘啶类化合物,并发现此类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MOLT-3和HL-6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又如现有公开的一种2,7-萘啶lophocladine A和B及其衍生物的简单合成方法(Zhang,AO.et al.“Convenient Synthesis of2,7-Naphthyridine Lophocladines A and B and their Analogues”.J.Comb.Chem.2007,9,916–919),也在Lophocladines A and B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1-氨基-4-取代-2,7-萘啶类化合物,但其并没有公开对相应化合物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又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WO2009097287A1,公开日:2009年08月06日)公开了一系列[2,7]萘啶-5(3H)-酮衍生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虽然,现有技术中在lophocladine A和B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合物,但是现有技术中都还只局限于在萘啶环上不同取代基的改变,而在萘啶环并环及相应衍生化合物活性的研究均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三唑并萘啶酮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该衍生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式Ⅰ中,R选自芳基或C1-C3烷基,其中,所述X选自氢、卤素、羟基、烷氧基、烷基或硝基。作为优选,所述烷氧基为甲氧基;所述烷基为甲基。

本发明的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也可命名为[1,2,4]三唑[1,5-b][2,7]萘啶-5(3H)-酮衍生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在现有公开的2,7-萘啶lophocladine A和B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并对该类化化合物活性进行了相应的检测,以顺铂对相应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比,发现本发明的萘啶环并环类衍生化合物也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因此,本发明的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可以应用到预防或治疗肿瘤方面的食品或药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合制成相应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在上述的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中,作为优选,所述芳基为单取代或双取代苯基;所述C1-C3烷基为直链烷基。所述单取代苯基或双取代苯基是指本发明的芳基的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或两个取代基。所述直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或丙基。

在上述的[1,2,4]三唑[1,5-b][2,7]萘啶-5(3H)-酮衍生化合物中,作为优选,所述芳基选自以下基团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唑并萘啶酮衍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为原料,使式II化合物和式III化合物在100℃~200℃的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4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