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米及其制品的除镉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62797.7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于秋生;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水俤 |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及其 制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米及其制品的除镉技术,属于稻米深加工食品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关系着食用大米的品质,水稻对于镉的吸附作用明显强于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种。谷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镉,稻田中镉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工业废气中镉伴随着粉尘随风扩散,经过雨淋和自然沉降进入土壤。二是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中的镉随着污水灌溉进入土壤,另外施用含镉元素的化肥或施肥不妥,以及长期施肥、大量施肥都会加深土壤对镉的沉积。
当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目前关于镉污染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化工废水中镉去除的研究。CN102197862A公布了一种通过降低镉的有效性预防污染大米中镉在人体内蓄积的方法,使污染大米中的镉变为几乎不溶于水的沉淀,使之不被人体吸收,达到预防污染大米中镉在人体内蓄积的目的,但是稻米中镉主要以与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镉的去除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及大米制品的除镉技术,该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费用较低,安全性高,不存在再次污染的问题,实施性强,为降低大米及大米制品中镉含量,提高食品安全品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及大米制品的除镉方法,旨在有效降低大米及大米制品中的镉含量,提高食品的安全品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米及其制品的除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反应、洗涤、干燥步骤。
具体步骤为:
(1)浸泡
原料称重,加入其重量3-5倍的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常温静置20-40min;
(2)反应
步骤(1)得到的浸泡液中加入去离子水重量1-3%的复配剂,搅拌均匀,反应1-3h;复配剂包含柠檬酸、氯化钠和氯化钾成分;
(3)洗涤
将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进行水洗2-5次;
(4)干燥
将步骤(3)得到的洗涤后的湿沉淀烘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1)原料为大米或大米制品(包括米粉、大米淀粉、米线或大米蛋白粉)。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复配剂包含40-60%柠檬酸,30-40%氯化钠,10-20%氯化钾。
优选的,所述步骤(2)反应搅拌速度为40-60r/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水洗为离心洗涤或者反复水洗沥干;所述离心转速3000r/min,离心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烘干条件为自然晾干或者于烘箱中40-50℃烘干。
优选的,镉去除率达70%以上。
一种大米及大米制品的除镉复配剂,包含柠檬酸、氯化钠和氯化钾成分。
优选的,所述除镉复配剂包含40-60%柠檬酸、30-40%氯化钠和10-20%氯化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大米及大米制品中镉的含量,而且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安全的食品原料,不会引起二次污染,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仅可以实现其工业化实施,而且也方便家庭使用,可对大米中镉进行有效去除。该方法处理效果显著,经检测处理后的样品其镉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对大米蛋白制品的镉去除率更是达到88%以上,远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污染物限量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镉在稻米中主要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且主要与蛋白质结合,研究表明镉与谷蛋白和球蛋白结合量最多,镉及碳酸镉、氢氧化镉、硫化镉等几乎不溶于水,但硫酸镉、硝酸镉和氯化镉则易溶于水。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将米中不可溶态的镉化合物转变为可溶态的离子,通过复配剂的氯化及酸化作用使难溶态的镉化合物形成可溶解的金属离子,再通过水洗方式去除可溶态镉从而降低米中镉的含量。本发明中使用的柠檬酸、氯化钠及氯化钾均为食品级别,且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后续水洗的方式去除,不会给米及米制品引入外来源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步骤(1)浸泡的主要目的是使原料充分溶胀,将少量的可溶态镉溶解出来,同时浸泡后原料结构松散也有利于后续反应中难溶态镉的溶出,反应过程中通过复配剂的氯化及酸化作用提高难溶态镉化合物的溶解度,使之与原料分离,再通过水洗去除,从而降低原料的镉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2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橡胶防腐漆喷涂装置
- 下一篇:多系统环境中的职责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