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1416.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隆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2C6/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节能 汽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属于多技术领域,及燃汽轮机、蒸汽机、飞机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等,本发明涉及到发动机的一种新的燃烧方式,及燃汽缸的内燃和蒸汽缸的内燃同时进行的双内燃式燃汽轮机。
背景技术:
双燃式燃汽轮机是指:传统的燃汽轮机都是单内燃机,传统的蒸汽轮机又都是单的外燃机,及传统的燃汽轮机是单的燃料燃烧在汽缸内部燃烧,传统的蒸汽汽轮机是单的燃料在锅炉外部燃烧加热产生蒸汽,它们都始终有一部分的能量被浪费了。单的内燃机浪费了绝大多数热能,而单的外燃机又浪费了燃料燃烧产生的绝大多数内能。而本发明的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既有燃汽缸(燃烧室16),又有蒸汽缸(18),同时不仅能够实现燃料在汽缸中心燃烧,而且还可以燃料在蒸汽缸内部燃烧的目的,及2000℃多左右的汽缸高温火焰可以直接喷入蒸汽缸内加热蒸汽,故实现了双内燃式。燃料发动机就是把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燃料在燃烧时就是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过程,就会产生热能和直接产生机械能(气体分子之间的排斥力),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许多气体分子、气体物质,这些气体在排出汽缸之前都是工质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和冲击波就是直接产生的机械能(内能)。本发明的燃汽轮机的水在这里,既可以起冷却的作用,降低汽轮机内部的温度,又可起受热膨胀转化成动力蒸汽的作用,可以双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叶片做功,特别是2000℃左右高温火焰可以直接冲击进入蒸汽缸中心加热蒸汽,产生出了比一般传统的超超临界动力蒸汽汽轮机还要厉害得多的巨大力量的蒸汽动力。传统的只能够达到600700℃,最多蒸汽的静压力能够到底300多个大气压力(膨胀势能越大产生的冲击动能就越大)。而本发明的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蒸汽汽缸里的静压力理论初步推算,可以达到3000多个大气压力,要大传统的10倍多。因此本发明的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就实现了比一切传统的超超临界动力蒸汽汽轮机大幅度,大比例的节能和大幅度,大比例的动力提升的目的。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其特征是:单涡轮的是主轴(1)在机壳(14)的中心,主轴(1)前方是空气增压器(2),增压器(2)后面是燃烧室(16),燃烧室(16)旁边是蒸汽缸(18),燃烧室(16)的喷口后面是一系列涡轮叶片,在其一系列涡轮叶片后是燃气废气排放口,燃气废气排放口和蒸汽缸(18)的喷口相通相汇合组成的是蒸汽和燃气混合室(10),蒸汽和燃气混合室(10)的喷口对着涡轮最后的一系列涡轮叶片的正面方向;燃烧室(16)内有点火器(3)和燃料喷嘴(21),蒸汽缸(18)有喷水嘴(13),燃烧室(16)的喷道和蒸汽缸(18)之间处有一系列小气孔将两汽缸空间连通,喷道后面是废气排气口(9);燃料喷嘴(21)与燃料泵(5)相连接,喷水嘴(13)与水泵相连接,燃料喷嘴(21)与燃料泵(5)之间有油门控制器(4),喷水嘴(13)与水泵之间有水门控制器。
2、根据权利1中所述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的燃烧室(16)与蒸汽缸(18)其特征是,其蒸汽缸(18)的形状只要方便产生,方便安装,就尽量多的覆盖在燃汽缸(16)允许的散热表面和燃烧室(16)的喷道尽量多的允许的散热表面上并一体化产生。
3、根据权利1中所述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的燃烧室(16)与蒸汽缸(18)其特征是,两汽缸是贴在一起的,燃烧室(16)和燃烧室(16)的喷道与蒸汽缸(18)之间有一系列小气孔将两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1中所述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其特征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做成双涡轮燃汽轮机,那样燃烧室(16)在中间,蒸汽缸(18)在两边,废气排气口(9)分别在左右两头。
5、根据权利1中所述新式超节能发动机的燃烧室(16)和蒸汽缸(18)结构是其特征是,两缸的喷口可以对同一组涡轮叶片,也可以不对着同一组涡轮叶片,或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结构中蒸汽缸(18)的喷口没有对着任何涡轮叶片。
6、根据权利1中所述新式超节能燃汽轮机的燃烧室(16)和蒸汽缸(18)其特征是,两汽缸可以开在一起,也可以将蒸汽缸(18)单独开在汽轮机的尾部。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隆;,未经杨兴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1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