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4637.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薛亚峰;薛振汉;姚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3405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寿菊 提取 叶黄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浓缩叶黄素油膏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万寿菊干花颗粒中提取叶黄素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Lutein)属于类胡萝卜素,化学名称为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分子式C40H5602,分子量为568.85,熔点为190℃,不溶于水和丙二醇,易溶于油脂和乙醇、丙酮、正己烷等酯性溶剂,其化学结构式为:
通过其结构可以看出,叶黄素酯的结构式中含有很多的不饱和键,这个结构就使得其理化性质特别不稳定,尤其对光照、氧以及温度不稳定,平时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封。
自叶黄素被发现以来,人们陆续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具有防癌的作用,可预防人体因器官衰老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预防及治疗视网膜黄斑退化而导致的失明,防治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及肿瘤疾病。叶黄素广泛分布于卷心菜、菠菜、油菜、绿豆、猕猴桃、万寿菊等植物中。在上述植物中,万寿菊中叶黄素的含量目前发现是最高的。万寿菊中除了含有叶黄素外还含有叶黄素酯,叶黄素酯是叶黄素与脂肪酸的结合物,叶黄素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水解的方式脱去脂肪酸而转化为叶黄素。由于叶黄素的产品特点,它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可运用于膳食补充剂,健康食品,功能性饮料,化妆品以及普通食品。而且由于叶黄素有8种异构体,较难以用化学合成,至今只能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目前国内提取叶黄素油膏的溶剂大多数为正己烷和含正己烷70%为主的6号溶剂油。因此浸取后的叶黄素酯中残留大量苯、酚以及烷烃类物质,这些物质是有害的,后期为了控制这些物质的残留,会增加蒸发器、延长蒸发的时间,大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利用真空浓缩设备在浓缩时浓缩温度太高,并且浓缩时间比较长。而叶黄素其特有的结构决定了叶黄素酯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其在温度、光照以及氧气等条件就会很快的分解,造成产品的大量损失。另外,由于使用常规的浓缩设备,造成了叶黄素中反式叶黄素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万寿菊采摘,取其花朵,用乳酸菌进行避光发酵;
2)发酵后的万寿菊花朵经过压榨,烘干后,通过粉碎后进行制粒;
3)将上述颗粒置于密闭并且带有搅拌功能的浸出器内,加入浸出溶剂,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2—3小时,搅拌速度为10转/min,获得叶黄素酯的提取液;
4)在常温条件下,将叶黄素酯的提取液离心泵打入暂存罐中,开始反渗透膜浓缩程序,系统回流流量控制在25M3/H-30M3/H,进膜压力控制在10—15bar进行浓缩;
5)将上述叶黄素酯浓缩液经过薄膜蒸发器进行再浓缩;
6)将浓缩好的叶黄素酯打入精制罐内进行调配,在真空度-0.01~-0.02MPa下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抗氧化剂;
7)检测合格后装桶入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发酵温度25-35℃,发酵时间7—15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烘干的初始温度为120-135℃,干燥后湿热空气温度为70—90℃,干燥后的菊花通过粉碎后进行制粒,制得颗粒粒径为3—5mm,颗粒长度为12-15mm,颗粒含水量为7%-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浸出溶剂为异丙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使系统回流量控制在25M3/H-30M3/H之间,透析回流量控制在35LPM-40LPM之间,进膜压力控制在1.0MPa以下进行浓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薄膜蒸发器的浓缩温度为50—55℃,搅拌速度20-30转/min,浓缩时间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的叶黄素浸膏色价含量达到120-145g/Kg,反式叶黄素含量达到75%以上,溶剂残留降到20ppm时,将所得食品级叶黄素酯装入符合食品要求的钢桶中,然后入成品库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异丙醇作为溶剂对叶黄素酯进行萃取,不含苯、酚以及烷烃类物质,故而对人体没有伤害,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不需要气化排出有害残留物,从而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4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冷式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健身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