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天然方竹笋粉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1782.0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显平;包善飞;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竹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制取纯天然方竹笋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庆市南川具有方竹笋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使南川方竹笋在众多竹笋中独领风骚,被誉为“竹类之冠”、“笋中之王”。南川方竹笋自然分布面积达1.33万hm2,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集中、最完整成片的方竹林,产方竹鲜笋1.8万t,笋干150t,行业收入3亿元以上。南川方竹笋营养成分丰富,含蛋白质4.32%,脂肪0.15%,粗纤维1.5%,总糖1.24%,还有钙、磷、铁、锌、硒等元素及维生素B1、B2、C及18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常吃金佛山方竹笋,能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消化和排泄,是减肥的健身食品。目前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方竹笋一般进入市场的产品大体分为毛壳笋、干笋、盐味笋、保鲜笋、硫磺笋几大类型。毛壳笋是不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进入市场的鲜笋,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但是由于方竹鲜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故此进入市场的较少。干笋是产地农户为了克服山区交通的局限性,在原地把方竹笋去壳,用沸水高温消毒,直至煮熟,然后用煤烘烤而成的干货产品,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产品,但是受产量限制。盐味笋也是把方竹笋去壳,用工业用盐、清水煮熟,然后用煤烘烤到一定的程度而形成的贮藏品;这种产品由于加工麻烦,还有产品含盐量较高,在食用时要透多次水,否则盐度较大不可口。保鲜笋就是用便于运输的容器把方竹鲜笋去壳和清水一起装放在一起,加放适量的保鲜剂起到保鲜贮存的作用,但是由于运输费用大,保鲜剂不易处理,所以进入市场的也比较少。硫磺笋就是把方竹笋去壳,用硫磺熏制杀菌起到保鲜贮藏的作用,用塑料袋作为内袋,用编织袋作为外袋包装,经过压缩而形成的贮藏品;这种方式虽然便于运输,但是进入市场同样与保鲜笋一样,消费者不正确透出内含的硫磺成份,同样食不可口,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在市场上也不是很受欢迎。
上述几种主要方竹笋制品,除毛壳笋和干笋食用相对方便、营养成分流失相对比较少之外,其他几种制品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且在食用时需要长时间的透析处理,导致营养流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方竹笋制作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纯天然方竹笋粉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天然方竹笋粉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方竹笋采挖→去壳→杀青→冻存→解冻→粉碎→微波真空干燥→鼓风干燥→打粉→过筛→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条件是采用水浴杀青,水温50-65℃,杀青时间4-6min。
进一步的:所述杀青条件是采用水浴杀青,水温60℃,杀青时间5min。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真空干燥包括三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2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80%~83%,满足线性方程y=33.304x-72.224,R2=0.9991;
第二阶段采用10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的83%~87%,平均排水量为15~18g/min;
第三阶段采用500W微波,干燥终点为出水率的87%~88%,平均排水量为6~8g/min。
进一步的:所述过筛的筛目为40目。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方竹笋粉能够保持方竹笋原有的营养成分,同时产品纯天然、无污染,而且竹笋粉方便保存和食用,又能克服方竹笋目前制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此外通过本发明加工方法,可使方竹笋营养物质得到进一步的浓缩,提高竹笋的营养价值和矿物元素(表1、2、3)。
表1、纯天然方竹笋粉主要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表2、纯天然方竹笋粉主要维生素检测结果
表3、纯天然方竹笋粉主要矿质元素检测结果(mg/K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南川生物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