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0246.9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讷;何愈慎;何后沙;吴艳;戴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车窗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被用于生活,新科技的运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谐、安全。随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内传统的零部件及总成也在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汽车中大量应用的电子设备,不仅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也对汽车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方便驾驶员和乘客,大量汽车采用电动车窗,许多汽车车窗都不具有防夹功能,容易造成对乘员尤其是儿童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窗不具有防夹功能,容易对乘员尤其是儿童的伤害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电动车窗对应的坐位的压力传感器的值,当该压力传感器的值超出阈值时,开启汽车电动车窗防夹功能,
确定汽车电动车窗处于自动关闭过程中;
通过霍尔脉冲的个数获取电动车窗的位置;
在该电动车窗的位置处于防夹区域时,发射红外光,检测红外光的强度,如强度低于发射强度,则确定遇到障碍物,将电机停转。
可选的,所述方法将电机停转后,还包括:
将电机反转。
可选的,所述方法在确定汽车电动车窗处于自动关闭过程之前还包括:
检测车内的温度,依据该温度控制电动车窗的开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控制器、串口通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机驱动模块、步进电机、红外LED灯、红外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独立按键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和报警电路;
其中,控制器通过串口通讯与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电机驱动模块与步进电机连接;
单片机最小系统连接还分别与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独立按键控制模块、红外LED灯、红外检测模块、压力传感器、报警电路连接;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与电动车窗对应的作为的压力;
单片机最小系统,用于当该压力传感器的值超出阈值时,开启汽车电动车窗防夹功能;
红外LED灯,用于发射红外光;
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红外光的强度;
单片机最小系统,用于比对发射红外光与检测红外光的强度,如强度差值大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车窗停止或反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汽车电动车窗具有防夹功能,所以其具有防夹功能,不会对乘员尤其是儿童进行伤害。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霍尔信号检测车窗防夹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申请的防夹设计方案采用检测电机驱动电路反馈电路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该反馈回来的电流进行处理并判断来实现车窗的防夹功能,该技术方案确保防夹效果可靠,成本较低,稳定性好。
所谓车窗防夹,就是指在车窗上升过程中有物体被夹住,当夹住物体并达到一定力度后,让车窗自动停止或回落,用以防止物体(由于是人)被夹伤。本申请采用检测电机驱动反馈电流方式来确定车窗在上升过程中是否遇到障碍物或者堵转。
此外,为了使车窗更具人性化,本控制系统还增加了车内温度检测并且由车内温度控制车窗的开度(即车窗相对全关状态时,车窗玻璃所在的位置相对车窗可移动的距离)。本申请采用了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控制,以其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可运行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生活,医疗,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温度测量及控制。将该温度检测加入到控制系统中,提高了司机何乘客的乘车舒适度,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带了的方便,使汽车车窗更智能化和人性化。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电动车窗的防夹控制方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0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张力摆布机
- 下一篇:一种生活用纸加工机用辅助折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