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耗自动化换炭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47687.3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奇;陈铁华;黄志祥;苏开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22B11/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傣***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自动化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金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无损耗自动化换炭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黄金提取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氰化浸出,以活性炭动态吸附浸出液中的金,再送解吸冶炼车间提纯。受活性炭吸附容量影响,当贵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吸附时间的推移,活性炭趋近饱和,就必须及时将吸附柱中的载金炭提取出来。而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黄金矿产企业仍采用人工换炭的方式进行卸炭、加炭操作,过程缓慢,劳动强度大,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载金炭流失现象。如果试图通过阀门控制来减小出炭口口径,虽然可以降低在卸炭过程中产生炭溅出的可能性,但卸炭时间将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吸附柱中的浸出液随阀门的打开而流走,虽然可以引流至贵液池重新吸附,但加重吸附负担,而且吸附柱中的水流干后,也影响了载金炭的滑落,为清空柱内所有的炭,很多时候不得不用各种器械撞击吸附柱,最终影响其内壁的光滑结构,下次卸炭时更加不利于载金炭的自由滑落,遇到这种情况,每柱炭的卸炭时间将超过3小时。由于是人工换炭,在换炭过程中操作工人将间接或直接接触到剧毒的氰化物,存在致命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环保规范。
综上所述,人工换炭方法设计欠缺,不科学、不合理,易造成金的损失,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成本,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人力投入少且无安全隐患的无损自动化换炭系统及控制方法,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换炭过程的自动化。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压力在吸附柱内部形成推力,在循环水的作用下,将载炭容器中的炭压送至传输管道,再通过传输管道输送至密封罐。注入密封罐的浸出液经过底部滤网,被引流至中注池,通过磁力泵将池中的浸出液抽至吸附柱内,附在吸附柱内壁的载金炭在返回液作用下,更便于流出,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更流畅、更节能、更安全。加炭时,利用压力将密封罐里的炭水混合物压到吸附柱,柱内的水经过底部滤网流入中转池,通过磁力泵将池中的水抽到密封罐里,使密封罐里有足够的水与炭混合,在返回水作用下,炭更容易被压出,从而缩短了加炭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无损耗换炭系统包括换炭车、加压设备、密封罐、磁力泵、中转池、吸附柱,以及上述部件的输入和输出口、传输管道与相应的控制阀门,密封罐置于换炭车上,磁力泵连接中转池,加压设备通过管道与密封罐连接;密封罐上有密封罐进炭口、密封罐空气入口、密封罐排水口,吸附柱上有贵液入口、吸附柱出炭口、吸附柱进炭口、吸附柱滤水口、吸附柱空气入口、贫液出口;卸炭状态:将卸炭空气输出口与吸附柱空气入口用传输管道Ⅰ连接,将吸附柱出炭口与密封罐进炭口用传输管道Ⅱ连接,将传输管道Ⅳ从卸炭循环水阀连接到中转池,把传输管道Ⅲ从密封罐排水口连接到中转池;加炭状态:将密封罐出炭口与吸附柱进炭口用传输管道Ⅴ连接,将传输管道Ⅵ从吸附柱滤水口连接到中转池,将传输管道Ⅶ从密封罐进炭口连接到中转池。
2. 吸附柱卸炭控制方法:
(1)关闭密封罐空气入口阀、密封罐出炭口、紧急卸压阀、贵液入口与贫液出口阀、吸附柱进炭口、卸炭循环水阀及吸附柱滤水口;打开吸附柱出炭口、密封罐排水口及密封罐进炭口;
(2)启动加压设备,控制压力0.25~0.4MPa,待吸附柱中的炭准备卸完后,启动中转池磁力泵,再开启卸炭循环水阀,载金炭在循环水和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完全从吸附柱转移到密封罐;当压力大于0.4MPa时,打开密封罐顶部的紧急卸压阀,待压力值降到0.25MPa后再关闭,确保换炭过程的安全性,而操作过程中,打开了密封罐排水口,即可实现自然卸压;
(3)换炭结束后,关闭卸炭循环水阀、磁力泵,再关掉加压设备、吸附柱空气入口及吸附柱出炭口,2min后关闭密封罐排水口和密封罐进炭口。
3. 吸附柱加炭控制方法:
(1)关闭贵液入口与贫液出口阀、卸炭空气输出口、吸附柱空气入口、卸炭循环水阀、吸附柱出炭口、密封罐排水口、密封罐进炭口;打开吸附柱进炭口、吸附柱滤水口。
(2)保持密封罐与水平面呈10°角,启动加压设备,控制压力0.25~0.4MPa,在压力作用下,炭水混合物转移至吸附柱,当中转池里的水超过一半水位时,启动中转池磁力泵,再开启密封罐进炭口,将中转池里的水抽回密封罐,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