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46500.8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宁 |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工艺 冷却 区域 防析晶 装置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冷却部装置位置在溶化装置与成型工艺装置之间。
背景技术
首先要说明本发明所指的冷却部的概念:除了平板玻璃生产线有冷却部明确概念外,本发明所指冷却部,包括了在玻璃纤维工艺生产线、玻璃拉管工艺生产线、玻璃压制工艺生产线、玻璃吹制工艺生产线等,其溶化装置中的高温玻璃液,进入成型工艺前,都有降温100-350℃度的降温装置,不管其因为生产线为1000吨或2-8吨,会体积大小差别多大,;不管其习惯名称为冷却部或工作部;本发明所指的冷却部有2个主要特征:其一是,其位置在溶化装置与成型工艺装置之间;其二是,在装载玻璃液的液面之上,存在着有气体的空间范围。
根据玻璃工艺学原理,尤真玻璃的成型粘度温度和析晶粘度温度的性质,决定了其现有玻璃技术的冷却部的工艺,决定了在玻璃的冷却部技术装置方案和防析晶工艺方法;
1、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玻璃生产线工艺装置的缺陷和成型工艺制度的缺陷和技术偏见,造成了一些技术难题,如,现有技术认为:玻璃的析晶温度高于传统103帕·秒时成型温度,由于易产生玻璃失透,不易在生产线上生产。
2、先有技术CN101357819A,是一种贵金属料道加热装置,在冷却区设间接的外部缠绕加热板或丝,其是为了再升温加热,从而再澄清,其实大多数这种装置是为了升高温度来再次排出气泡,而不是真正的为了均化和冷却的装置,其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冷却部防析晶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3、由于现有技术的玻璃材料不易析晶,所以在常规玻璃制品生产线,尤其浮法生产线,从来不会在玻璃液从冷却部装置尾部的导流槽,进入锡窑后的夹 口的横向出口处,设置加热装置和与加热装置位置对应的测温装置,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冷却部防析晶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4、US6339610B1(15.01.2002)公开了一种溶化装置,其安装加热装置的位置,其位置是在窄装置前的溶化部后和的冷却部前部的玻璃液中,其技术目的在于保障窄装置中玻璃液澄清工艺的足够温度,再溶化(见其说明书加第4栏第22-57行,附图1、2),其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5、US4906277A(06.03.1990)公开了一种玻璃精炼炉,[1]其安装加热装置的位置是在玻璃精炼炉的玻璃液的出口槽拐角处和宽度方向,其技术目的在于保障玻璃液的足够温度能产生流动;[2]其安装加热装置的位置是在玻璃冷却部前部的流动方向的二侧边部,其技术目的在于正常大生产时,防止冷却部二侧边部玻璃液因流动性差而没有的足够温度,而析晶,其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6、本发明人先有发明的201310161605.4玻璃的生产设备及成型方法。其发明目的是防止冷却工作部中下层析晶。其中下层安装有2个至100个相互距离为0.2m至6m的电加温装置和测定温度装置(其第7页指出:中下层是指从底部向上计量的达40%或40%至80%深度的玻璃液区域);其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7、CN101381197(11、03、2009)公开了一种解决液晶玻璃溶化温度高、高温粘度大、熔化率低、熔化时挥发性大的难点问题的玻璃池炉助溶装置及工艺方法,其是在溶化部的助溶装置及工艺方法,发明目的是在溶化部工艺中,解决解决液晶玻璃溶化温度高、高温粘度大、熔化率低、熔化时挥发性大的难 点问题,其解决不了本发明一种用于玻璃工艺的冷却部区域的防析晶装置和防析晶工艺方法揭示的技术难点。
本发明与其工艺方法的技术方案也完全不同,发明目的也完全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宁;,未经杨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6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玻璃成型工艺生产的浮法平板玻璃
- 下一篇:一种玻璃全氧窑炉除气泡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