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活塞自动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43872.5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彬;闻树范;姜盛杰;宋伟;刘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5D3/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国瑞 |
| 地址: | 11800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活塞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活塞检测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以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的X射线活塞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X射线活塞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是由人工手动操作,通过活塞的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对活塞进行全方位X射线透照,检测的速度与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有关,检测后的活塞一般还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分类。但是现在的活塞生产企业其生产方式大多采用流水线作业,因此活塞的X射线检测也迫切需要能够连接到流水线上,活塞能够自动进入检测室内,检测的过程也应根据活塞的不同,按照已经设定的检测方案自动完成检测,每个检测位置的X射线照射量也应该根据检测厚度提前预置并能自动调整,这样才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这就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活塞X射线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检测过程中,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对不同的活塞及不同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的X射线活塞全自动检测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X射线活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防护铅房15的内部装有工件移动机构8和π型臂16,在工件移动机构8的中间位置设有检测位光电传感器9,工件移动机构8上安装有2#伺服电机10,在防护房15的后面设有维修门14,在防护铅房15左侧的中间位置设有进件铅门4,进件铅门4与进件门气缸5连接,在防护铅房15的右侧的中间位置上设有出件铅门7,出件铅门7与出件门气缸6连接,在π型臂16的后端安装有图像增强器20和4#伺服电机19,在π型臂16的前端安装有射线管18和5#伺服电机17,在防护铅房15的外面左侧装有进件装置1,进件装置1上安装有1#伺服电机2及待检位光电传感器3,在防护铅房15的外面右侧装有出件装置12,出件装置12上安装有3#伺服电机13及分件位光电传感器11,出件装置12上还安装有分件装置21,射线管18和图像增强器20分别安装在π型臂16的两侧;可编程控制器CPU模块29、I/O模块30、1#伺服驱动器24、2#伺服驱动器25、3#伺服驱动器26、4#伺服驱动器27、5#伺服驱动器28、1#位控模块31、2#位控模块32、3#位控模块33、4#位控模块34和5#位控模块35安装在配电柜22中,计算机36、显示器37和触摸屏38安装在操作台23上:可编程控制器CPU模块29通过数据总线依次与I/0模块30、1#位控模块31、2#位控模块32、3#位控模块33、4#位控模块34、5#位控模块35连接,1#位控模块31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1#伺服驱动器24的接口X1连接,1#位控模块31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1#伺服驱动器24的接口X2连接,1#位控模块31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1#伺服驱动器24的接口X3连接,1#位控模块31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1#伺服驱动器24的接口X4连接,1#伺服驱动器24的接口U、接口V、接口W通过电机电缆与1#伺服电机2的接口U、接口V、接口W连接, 1#伺服电机2与进件装置1的传动机构连接, 2#位控模块32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2#伺服驱动器25的接口X1连接,2#位控模块32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2#伺服驱动器25的接口X2连接,2#位控模块32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2#伺服驱动器25的接口X3连接,2#位控模块32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2#伺服驱动器25的接口X4连接, 2#伺服驱动器25的接口U、接口V、接口W通过电机电缆与2#伺服电机10的接口U、V、W连接, 2#伺服电机10与工件移动机构8的传动机构连接,3#位控模块33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3#伺服驱动器26的接口X1连接,3#位控模块33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3#伺服驱动器26的接口X2连接,3#位控模块33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3#伺服驱动器26的接口X3连接,3#位控模块33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3#伺服驱动器26的接口X4连接,3#伺服驱动器26的接口U、接口V、接口W通过电机电缆与3#伺服电机13接口U、接口V、接口W连接,3#伺服电机13与出件装置12的传动机构连接,4#位控模块34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4#伺服驱动器27的接口X1连接,4#位控模块34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4#伺服驱动器27的接口X2连接,4#位控模块34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4#伺服驱动器27的接口X3连接,4#位控模块34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4#伺服驱动器27的接口X4连接,4#伺服驱动器27的接口U、接口V、接口W通过电机电缆与4#伺服电机19的接口U、接口V、接口W连接, 4#伺服电机19与图像增强器20的移动机构连接,5#位控模块35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X1连接,5#位控模块35的接口P0-通过信号电缆与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X2连接,5#位控模块35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X3连接,5#位控模块35的接口P1-通过信号电缆与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X4连接,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U、接口V、接口W通过电机电缆与5#伺服电机17的接口U、接口V、接口W连接,5#伺服电机17与射线管18的移动机构连接,1#伺服驱动器24、2#伺服驱动器25、3#伺服驱动器26、4#伺服驱动器27、5#伺服驱动器28的接口R和接口S分别与QF1电源断路器、QF2电源断路器、QF3电源断路器、QF4电源断路器、QF5电源断路器的接口L和接口N连接,QF1电源断路器、QF2电源断路器、QF3电源断路器、QF4电源断路器、QF5电源断路器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触摸屏38通过数据总线与编程控制器CPU模块29连接,计算机36通过数据总线分别与编程控制器CPU模块29和显示器3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3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