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化水溶性纳米银颗粒鼠源性IgG类单抗偶联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004.8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恒毅;熊勇华;罗薇;魏华;赖卫华;黄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4 | 分类号: | C07K16/14;C07K16/44;C07K16/12;C07K1/13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化 水溶性 纳米 颗粒 鼠源性 igg 类单抗偶联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生物学修饰以及偶联物纯化的新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纯化羧基化水溶性纳米银颗粒鼠源性IgG类单克隆抗体偶联物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75年应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来,杂交瘤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被成功制备,并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临床等各个领域。目前已制备了小鼠、大鼠及人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小鼠杂交瘤细胞株。因此,鼠源性鼠源性IgG类单克隆抗体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类最主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单克隆抗体。该类抗体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鼠源性鼠源性IgG类单克隆抗体不具有类似纳米材料的光、电等性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其他的一些材料,如荧光物质、有机染料,磁性材料等。
以金、银纳米颗粒为代表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特殊的光、电、磁等性质,已经发展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探针。目前,金纳米颗粒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稳定性,非常高的消光系数,散射光强等优势代替了传统的荧光标记物,在细胞成像、DNA 杂交、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银纳米颗粒(Sliver nanoparticle,SNP)是一种金属胶体,它和金纳米颗粒一样具有相当强的消光系数,散射信号强,但是与之相比,同等粒径的两种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的消光系数更高,一般是其 100 倍左右。以20 nm 的金、银纳米颗粒为例,金纳米颗粒的消光系数为8.78×108 M-1·cm-1,而银纳米颗粒达到了2.87×1010 M-1·cm-1。如此强的散射信号为检测提供了良好的信噪比,有效的降低了检测限、提高了单分子检测的灵敏度,为 DNA/RNA、活体病毒样本的医疗检验等微量以及痕量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标记探针。
金属纳米颗粒及其表面表现出多样且复杂的光学特性。包括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强色彩,薄金属层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以及对金属表面附近受激发染料的淬灭等。最近发现,荧光标记物与金属纳米颗粒或者贵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被用于获得荧光信号的增强、基于金纳米胶体淬灭的分析以及薄金属层附近荧光标记物的定向辐射等实验现象。银纳米颗粒在金属-增强荧光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优势。除了增强亮度外,金属-荧光标记物体系还表现出荧光寿命的缩短和稳定性的增加以及光漂白的减少等优点。金属纳米材料与荧光标记物间的距离直接决定了荧光增强的效率,一般认为,10 nm 是一个荧光增强效率的距离最优值。但是,在一些大分子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免疫体系中,银纳米颗粒也存在着金属-增强荧光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生长调节剂
- 下一篇:纯化水溶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