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6620.X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型 自动 分类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检系统无法检测区分车型,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局限性,电警闯红灯抓拍系统需要对抓拍到的图片按车型来区分处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车型检测区分系统,其能够检测区分车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由车型分类识别系统主机、轴检测器、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器和环形线圈检测器组成;其中,所述系统通过对车辆的轴距和轴数、车体外形的检测和计算前后车辆的分离,达到分型的目的。
所述检测行驶车辆的车速,根据车速计算轴距、轮胎大小,记录轴数。
进一步说明,所述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器实施前后车辆分离和车体外形的检测。
再进一步说明,所述线圈检测器检测车辆是否离开检测区域和车辆的大小。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根据对这些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现了车辆种类的自动检测。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车型检测区分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能够检测区分车型,从而提高号牌识别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由车型分类识别系统主机、轴检测器、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器和环形线圈检测器组成;其中,所述系统通过对车辆的轴距和轴数、车体外形的检测和计算前后车辆的分离,达到分型的目的。所述检测行驶车辆的车速,根据车速计算轴距、轮胎大小,记录轴数;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器实施前后车辆分离和车体外形的检测;线圈检测器检测车辆是否离开检测区域和车辆的大小;根据对这些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现了车辆种类的自动检测。
系统设计车型自动分类识别系统的分型方法是检测行驶车辆的车速,根据车速计算轴距、轮胎大小,记录轴数;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器实施前后车辆分离和车体外形的检测;线圈检测器检测车辆是否离开检测区域和车辆的大小;根据对这些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现了车辆种类的自动检测。轴检测器工作原理沿道路行车方向的一定距离安装两条轴检测传感器(气动或压电式轴检测传感器),当车辆通过检测断面时,各轴将依次通过两条传感器,利用车辆的第一轴从C1到C2的时间T及C1、C2之间的距离S,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V(V=S/T);利用第一个轴检测器测量车辆经过时相邻两个轴之间的时间T1、T2、T3、T4...(T1表示车辆1、2轴的之间的时间,T 2表示车辆2、3轴之间的时间,依此类推),通过公式Sn=V*T n(n=1,2,3...)即可得到车辆相邻两轴之间的轴距。在一辆车通过车辆分离器期间C1主机所检测的信号数量就是轴数。依据这些参数可以对通过该检测断面的机动车辆按用户要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车辆分离器工作原理将前后两辆车分辨出来,是正确识别车型种类的技术关键。红外光栅式车辆分离设备采用红外线对射方式,按一定规律垂直排布,在路面上形成一个红外光栅网,可以将通过检测器的前后车辆分离出来;它的可靠应用避免了将两辆车判为一辆车或一辆车(尤其是拖挂车)判为两辆车的错误。车辆分离器随时向主机传输车辆分离状态,同时在有车情况下,车辆外型特征也由车辆分离器检测。线圈检测器工作原理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车辆进入检测区域时,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振荡频率变化,通过检测频率的变化判断车辆的到来、离开及车辆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