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双摄像头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6135.2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贾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22 | 分类号: | G01C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11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摄像头 实现 目标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双摄像头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主要用于海上目标的定位和测距,也可用于智能电视观看者与电视距离的监测。进而用于监控警示系统,利用三角形原理测出目标及实体,及时对处在警戒区的目标进行提醒。
背景技术
在海上交通领域,由于是在海上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人类不可能像在陆地上一样及时的发现四周的情况,容易导致诸如其他船只,礁石,海洋生物等障碍物船舶误撞桥墩,并且该现象时有发生。
伴随智能电视的普及,人们对于智能电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大量的购买,智能电视现在已经成为居家必备的产品,但是由于用户观看电视时不注意合适的观看距离,在观看时间很长的情况下会对人眼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双摄像头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海上目标和电视与观看者间距不易监测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双摄像头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两摄像头转动扫描目标,扫描到目标后将目标定位在视野中心;
(2)用摄影头摄像,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目标提取、目标匹配,并最终生成目标图片;
(3)对图片进行滤波处理,提取目标特征;
(4)两台摄像头对准同一目标后,摄像头对目标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构成三角形,匹配失败则继续扫描;
(5)匹配成功后由两摄像头及目标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两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和摄像头转动的转角已知,根据三角形原理运用公式可以计算出目标与两摄像头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两台摄像机由云台控制转动扫描目标。
所述的三角形原理公式为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三角形定位原理,采用双摄像头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目标与摄像头之间的水平及垂直距离,将摄像头部署到合适位置并设置警戒区即可以对目标起到警示作用,及时作出提醒,避免危害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一种利用双摄像头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两个摄像头1和2转动扫描目标3,扫描到目标3后将目标定位在视野中心;
(2)摄影头1和2进行摄像,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所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目标提取、目标匹配,并最终生成目标图片;
(3)对图片进行滤波处理,提取目标特征(图案、结构、颜色等特征);
(4)两台摄像头1和2对准同一目标3后,摄像头对目标进行匹配,匹配成功构成三角形,匹配失败则继续扫描;
(5)匹配成功后两,由两摄像头1和2及目标3三者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参见图1),两摄像头之间的距离d已知。两个摄像头1和2转动的转角(两个摄像头1和2与目标3之间的两条连线与两摄像头1和2之间的连线的夹角a和b)已知,根据三角形原理运用公式可以计所述的两台摄像头由云台控制转动扫描目标,扫描到目标后将目标定位在摄像头视野中心停止转动,对两摄像头捕获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处理后进行图像匹配(比对二者的特征)是否为同一目标。
所述的三角形原理公式为,。
式中的a、b、d均为已知,所以根据该三角形原理公式可以计算出目标3与两摄像头所在直线的垂直距离h及到两摄像头之间的水平距离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式机器人机构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触控屏输入方法和终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