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及顶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404.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斌;龚涛;周光强;张洪;刘然;戴书学;杨红;李阳;唐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滑道 顶推传力 机构 装置 | ||
1.一种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传力机构包括滑轨翼缘板和内衬板,所述滑轨翼缘板固定在滑道的一侧,且该滑轨翼缘板与所述内衬板之间设有反力装置;当顶推件带动内衬板在滑道上停止前移时,所述内衬板通过反力装置卡置在所述滑轨翼缘板上,并且反力装置为顶推件再次向前顶推提供着力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装置包括转动轴和反力杆,所述转动轴固定在内衬板侧部,所述反力杆通过转动轴连接在所述内衬板一侧;所述滑轨翼缘板上边缘设有多个凹槽;当顶推件带动内衬板向前移动时,所述反力杆可在滑轨翼缘板的上边缘作用下绕所述转动轴在内衬板的侧表面做顺时针旋转;当顶推件停止前移时,反力杆作用端卡置于滑轨翼缘板上对应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传力装置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防浮支架和导向销轴,所述防浮支架竖直设置,且该防浮支架上端与内衬板固定相连,该防浮支架下端与导向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销轴与所述滑轨翼缘板垂直设置;当内顶推件带动内衬板向滑道两侧浮动时,所述导向销轴靠近所述滑轨翼缘板的一端可抵触在该滑轨翼缘板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设有反力杆传感器,当所述反力杆作用端卡置于凹槽内时,该反力杆作用端触发反力杆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内衬板上,且与反力杆相连;当反力杆置于滑轨翼缘板的上边缘凹槽内时,弹性件处于空载状态;当反力杆置于滑轨翼缘板的上边缘凹槽外时,所述弹性件对反力杆产生反转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反力杆的中间部位;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内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反力杆的上端连接;当反力杆作用端置于滑轨翼缘板的上边缘凹槽外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对反力杆的上端产生反转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杆为L形状,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反力杆的拐点位置;所述反力杆的上端设有手动扳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杆作用端为圆弧凸起结构,所述凹槽在与所述反力杆作用端对应位置设有圆弧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传力机构还包括安全罩和外衬板,所述安全罩设置反力装置上部,所述外衬板设置在反力装置外侧。
10.一种大型构件的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在滑道上的顶推传力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4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印刷用墨和印刷方法
- 下一篇:以聚合物浸渍过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