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编队同时到达目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26233.8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592949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陈小平;李同泉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12 分类号: G05D1/12;G05B13/04
代理公司: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李顺德;王睿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编队 同时 到达 目标 分布式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无人机自动控制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编队同时到达目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机同时到达问题,即多无人机不同区域起飞同时到达同一目标位置,也称同时集结(Simul-taneous Rendezvous)。多架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常常需要同时到达某一相同的目标位置,例如从不同机场起飞的多架无人机同时攻击某个目标,或是在某一位置集结编队等等。

多无人机同时到达是无人机协同控制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通例如从不同机场起飞的多架无人机同时攻击某个目标,或是在某一位置集结编队等。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路径规划,通过增加较短航路的长度使每架无人机的航程大致相等;二是速度控制,通过调节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使航程较大的无人机采取较大的速度,而航程较小的无人机采取较小的速度。

早期的研究以路径规划方式为主,一旦规划完成各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也就确定下来,轨迹控制也比较容易实现。例如《Coordinated target assignment and intercept for unmanned air vehicles》(Beard R W,McLain T W,Goodrich M A,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2,18(6):911-922)中提到的基于协调变量和协调函数的协同控制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多无人机同时到达控制问题。该方法能得到全局最优解,但它本质上还是集中式控制方法,在计算协调变量时必须取得所有无人机的协调函数信息,且过于依赖路径规划,当部分无人机受突发威胁影响时必须重新进行协同路径规划。而如今多采用速度控制的方式,通过平均估计算法估算无人机的剩余飞行时间平均值,进而计算出无人机当前应当调整的速度值,依靠无人机改变自身速度,实现同时到达。《Distributed average tracking of multiple time-varying reference signals with bounded derivatives》(Fei Chen,Yongcan Cao,and Wei Ren)一文中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平均估计算法,并应用于多信号平局轨迹跟踪上。非线性平均估计算法收敛效果稍好,但其收敛曲线不平滑,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用于无人机同时到达的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线性平均估计算法的用于无人机编队同时到达目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无人机编队同时到达目标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当前每个无人机距离目标的剩余飞行时间;

b.根据所有无人机距离目标的剩余飞行时间估算无人机同时剩余飞行时间;

c.每个无人机根据自身的实际剩余路程和同时剩余飞行时间调整自身飞行速度;

d.判断是否到达目标,若否,则回到步骤a,若是,则结束。

具体的,步骤b所述估算无人机同时剩余飞行时间为通过线性平均估计算法估算,具体为:

假设无人机剩余飞行时间为ui(t),同时剩余同时飞行时间为Ti(t),则Ti(t)为ui(t)在有限时间里的收敛值,设中间变量其中,i为无人机编号,n为无人机的数目,Ωi为可相互通信无人机的集合,α为放大增益,h为用来控制ui(t)的收敛程度变量值。

具体的,步骤b还包括以下步骤:

设无人机同时到达目标所需的一致时间为Tj(t),则剩余同时飞行时间Ti(t)趋近于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求取|Tj(t)-Ti(t)|的收敛范围,确定影响线性平均估计算法收敛时间和收敛范围的因素,具体为:

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V,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可知,在时,上述算法是稳定的,根据公式可得设|ui+(t)|≤β,由计算得出收敛范围为:根据收敛范围可得Ti(t)收敛范围与h值成正比,与α值成反比,根据公式可得收敛速度与α值成正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不影响收敛效果的基础上,增强了用于无人机同时到达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性,具有很好的灵活性、鲁棒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