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抗冲ACR助剂分散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13221.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信;张振国;张海瑜;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L33/12;C08F220/14;C08F220/18;C08F212/08;C08F220/44;C08F2/26;C08L2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acr 助剂 分散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CR助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抗冲ACR助剂分散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作为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但是由于PVC树脂本身有热稳定性差、耐低温性能差、流动性差和韧性不足等缺点,所以要加入各种助剂以改善它的性能。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与其他抗冲改性剂相比,加工性能好,抗冲击效果明显;制品表面美观,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品种牌号多,用途广泛。80年代初,日本学者Okubo提出“粒子设计”的新概念,进一步推动了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核-壳结构聚合型改性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其合成、结构、性能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抗冲改性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PVC树脂的常温、低温脆性及机械强度,促进PVC树脂的熔化过程,改进流变性能。其主要用在PVC硬制品和半硬制品中,伴随着PVC建材工业的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PVC用抗冲改性剂市场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其中具有核-壳结构的ACR类抗冲改性剂以其优异的增韧性、良好的耐候性、很好的成型加工性以及制品美观、尺寸精度高且能在很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内保持最佳的冲击强度等优点而倍受人们关注,发展十分迅速。
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即以交联的丙烯酸酯类橡胶状聚合物为“核”,以丙烯酸酯类塑料状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聚合物。核/壳改性剂的结构与尺寸是在合成过程中就被确定下来的,由于外层的组分特性,在粒子被分散到基体树脂中以后也保持不变,而线型高聚物和本体橡胶与基体树脂共混后的最终结构形态和尺寸受到加工条件的影响。核壳结构改性剂具有既定的粒子尺寸和较窄的尺寸分布,而且可以从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因此核/壳结构改性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冲击改性剂。
核/壳组成比是影响ACR增韧改性PVC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一方面,核组分含量低时,改性剂主要由硬单体组分构成,使得银纹引发、支化及终止速率降低,不能达到理想的增韧改性效果。另一方面,核含量较高时,壳组分又不能将其完全包裹,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核/壳结构,由于橡胶相的核粘性较大,破乳时乳胶粒子由于部分裸露而容易发生粘连和团聚,造成在PVC中无法均匀地分散,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增韧目的。合适的核/壳组成比例要视具体体系中核壳的单体组成而定。
如果不能解决其分散不好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产品会结块,特别是温度高的地区,结块尤为严重,会给其运输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用于PVC制品生产时,在混料过程中,难以分散均匀,会导致制品质量不稳定,产生许多问题而造成生产的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抗冲ACR助剂分散性的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极大改善了抗冲ACR助剂的分散性;应用于PVC时,提高了PVC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减少其原有配方中加工助剂的添加量。
本发明所述的提高抗冲ACR助剂分散性的方法,步骤如下:
(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水,通入氮气,加入聚合单体、分子量调节剂和乳化剂,搅拌后加入引发剂反应,反应完成后保温,再降温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乳液;
(2)将所得的高分子量聚合物乳液加入到抗冲ACR乳液中,搅拌、喷雾、干燥,即得。
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单体是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或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1)中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是十二烷基硫醇、3-巯基丙酸异辛酯、叔十二烷基硫醇、四(3-巯基丙酸)季茂四醇酯或3-巯基丙酸乙基己醇酯中的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双十二烷基苯基醚二磺酸钠或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中的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引发剂是过硫酸钾、过硫酸铵或过氧化氢异丙苯中的一种。
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比计,以水和聚合单体的总质量为100%计,配比如下:
水 58-68%
聚合单体 32-42%。
步骤(1)中所述的乳化剂的质量是聚合单体质量的0.4-3%,分子量调节剂的质量是聚合单体质量0.001-0.05%,引发剂的质量是聚合单体质量的0.01-0.1%。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是55-80℃,保温温度是75-80℃,保温时间是1-3小时,降温到35-50℃。
步骤(1)中所述的搅拌时间是0.5-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