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乳杆菌菌株JP-8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0199.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红;赵延存;马艳弘;李亚辉;张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1/212;C12R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杆菌 菌株 jp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微生物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植物乳杆菌菌株JP-8及利用该菌株发酵海芦笋制备即食脆片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海芦笋又名海蓬子,属于藜科盐角草属,为一年生草本盐生植物。在我国,海芦笋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或咸水湖周围,包括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海芦笋的种类有30多个,但目前商品化种植的海芦笋主要是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gelowii)。海芦笋属于碱性植物,抗病虫,不需施化肥和农药,其嫩茎是纯天然新型有机保健蔬菜。海芦笋营养丰富,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钙、铁、锌、碘、硒等海洋矿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40倍左右,维生素c的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锌、硒是普通蔬菜的2~6倍。海芦笋中的碘主要以有机态存在,比食盐中的无机碘更益于人体健康。海芦笋富含天然的皂角苷,能够有效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具有降压、降血脂、减肥等医疗保健功能。
虽然海芦笋营养丰富,素有“海洋虫草”的美称,但是由于其鲜嫩多汁,不易长期贮藏,必须对其进行深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JP-8,其是从自然发酵的海芦笋泡菜中分离获得的一株益生乳酸菌,该菌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8289,保藏日期为2013年9月29日。
植物乳杆菌JP-8在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30℃条件下培养36 h后的菌落形态特征是:单菌落为乳白色或乳黄色、圆形,中央凸起或扁平,直径1.0 ~ 2 mm。其菌体形态为杆状,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接触酶阴性。所使用的MRS固体培养基组分为:胰蛋白胨 10 g,牛肉浸膏 10 g,酵母粉 5 g,葡萄糖 20 g,K2HPO4 2 g,柠檬酸二铵 2 g,乙酸钠 5 g,MgSO4·7H2O 0.58 g,MnSO4·4H2O 0.25 g,吐温80 1mL,琼脂粉16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pH 6.8,121℃灭菌20 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植物乳杆菌JP-8在发酵海芦笋菜泥和制备海芦笋即食脆片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JP-8的发酵种子菌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发酵种子菌液在发酵海芦笋菜泥和制备海芦笋即食脆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含有所述植物乳杆菌JP-8的发酵种子菌液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活化培养:取本发明植物乳杆菌菌株JP-8的菌种,划线接种至新鲜MRS固体平板上,在25~35℃条件下活化培养24~48 h;
2)种子液制备:利用灭菌牙签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到一个含有10 mL MRS液体培养及的试管中,25~35℃条件下静置培养24~48 h;取培养好的菌液以1~5%(v/v)的比例转接到一个含有50 mL MRS液体培养基的100 mL锥形瓶中,25-35℃条件下静置培养24~48 h,即形成种子菌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MRS培养基为:胰蛋白胨 10 g,牛肉浸膏 10 g,酵母粉 5 g,葡萄糖 20 g,K2HPO4 2 g,柠檬酸二铵 2 g,乙酸钠 5 g,MgSO4·7H2O 0.58 g,MnSO4·4H2O 0.25 g,吐温80 1mL,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固体平板培养基另加琼脂粉16 g,pH 6.8,121℃灭菌20 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种子菌液发酵海芦笋菜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海芦笋菜泥的准备:挑选新鲜海芦笋嫩枝,90~100℃漂烫3~6 min,然后放入自来水中脱盐6~10 h,期间换水3~5次,捞出控水,利用打浆机将脱盐海芦笋打浆,颗粒直径≤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0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