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腰椎的椎体间融合的可扩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8041.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帕布斯特;L·塔迪亚;T·潘多夫;马库斯·斯皮则伯格;克里斯托弗·科尔布伦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邦科技脊柱智慧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徐川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腰椎 椎体间 融合 扩张 支架 | ||
1.一种用于腰椎的椎体间融合的可扩张支架(1),包括:
-细长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
--以至少大体上彼此平行方式延伸的两个可扩张支臂(18),其中每个支臂具有
--指向外侧并且被配置为接触相邻椎体的支撑表面(32),
--指向内侧并且沿所述主体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凹槽(20),和
--指向内侧并且沿所述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通道;
--桥形连接部分(15),所述桥形连接部分连接所述支臂(18)从而使得在中间的纵向部分中,所述主体具有至少大体上U形的轮廓并且使得所述支臂具有两个自由端部,其中所述桥形连接部分(15)具有开口(16),所述开口配置为接收用于扩张所述支架(1)的器械;
-扩张元件(3),所述扩张元件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扩张元件被所述器械致动,则将所述支臂(18)挤压分开从而使所述支架(1)扩张,其中所述扩张元件(3)
--位于所述支臂(18)的自由端部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臂(18)之间,
--包括细长的基体(4)、附接于所述基体并且沿所述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相反且径向对齐的肋(8)以及矩形板(5),所述矩形板(5)
---连接至所述基体,
---具有圆的边缘(6)并且
---具有短侧边(33),在支架(1)的非扩张状态和扩张状态下,所述短侧边均与设置在所述支臂(18)中的所述凹槽(20)啮合;
其中所述扩张元件(3)另外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扩张元件的后侧,指向所述桥形连接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建立与所述器械的可释放的连接部,
并且所述基体(4)和所述肋(8)均具有弯曲、成对且相反的支承表面(9),并且其中,取决于所述支架(1)的扩张状态,所述基体(4)的所述支承表面(9)或者所述肋(8)的所述支承表面与设置在所述支臂(18)中的所述通道(26)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基体(4)具有圆柱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建立与所述器械的多齿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六角插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扩张元件(3)包括另外的驱动装置,所述另外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扩张元件的前侧,远离所述桥形连接部分指向并且被配置为建立与校正工具的可释放的连接部,其中所述另外的驱动装置具有穿过所述基体的中心孔(11)和两个凹槽(14),所述两个凹槽从所述中心孔突出、在所述肋(8)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小于所述中心孔(11)的直径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设置在所述支臂(18)中的所述凹槽(20)具有基底表面,在所述支架的扩张状态下,所述矩形板(5)的短侧边靠置在所述基底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中珠状的凹部(34)在所述矩形板(5)的所述短侧边(33)中居中地形成,并且互补的抬高部分在所述凹槽(20)的所述基底表面中居中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矩形板(5)具有侧向凹口,所述侧向凹口被配置为能够通过使用成像技术控制所述扩张元件(3)在所述支架(1)中的精确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支臂包括侧向钩(25),所 述侧向钩(25)被配置为防止所述扩张元件弹出至错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桥形连接部分(15)的所述开口(16)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的第一圆柱形部分和具有螺纹表面的第二圆柱形部分(17)。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桥形连接部分(15)与所述支臂(18)整体构建从而使得所述主体为单体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桥形连接部分(15)包括在所述支臂(18)之间形成的铰链式接头(36)。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架,其中所述桥形连接部分(15)包括两个在所述支臂(18)之间形成的铰链式接头(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邦科技脊柱智慧公司,未经思邦科技脊柱智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80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光立体近视调节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提高生丝解舒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