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5404.9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玲;程永科;李俊霞;白艳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韩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27 | 分类号: | A61K31/427;A61K47/02;A61P3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匹多莫德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上具有修饰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统称为免疫调节剂,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称为免疫抑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①来自灭活的病毒或细菌、细菌脂多糖提取物如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菌苗、伤寒杆菌脂多糖等;②来自动物内脏提取物如从人脾提取的转移因子、动物胸腺中提取的胸腺素等;③病毒感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如干扰素;④淋巴因子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等;⑤植物提取多糖如香菇多糖、猪苓多糖等;⑥中药如黄芪、刺五加等。在我国,这些免疫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它们大多数都是生物制品,因此具有生物制品所共有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注射部位硬结等,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
匹多莫德则可以克服生物来源免疫调节剂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刺激剂,新型的可刺激机体免疫活性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其结构类似于二肽。匹多莫德在慢支急性发作中能促进感染好转,并对慢支急性发作具有预防作用,此药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反复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妇科感染,还可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和其它慢性疾病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试验显示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感染的作用、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特点,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匹多莫德上市的剂型比较普遍的有颗粒剂、片剂和注射剂,2012年7月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篇公开号为CN 102525902A高浓度的匹多莫德口服液体制剂,主要是通过加入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作为碱性助溶剂,使溶解后的匹多莫德口服液具有较高的溶解稳定性。但是这种碱性助溶剂在医药上不常用,其口服后的副作用尚不明确,并且检查其限度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的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配置罐中加入50~300g山梨醇和0.1~1g防腐剂,加入适量纯化水溶解,再加入适量pH调节剂调节pH为4-5,继续加入10~60g匹多莫德溶解,加入0.5~5g矫味剂和0.1~1g稳定剂,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为6-7,最后加纯化水至1000ml。
所述防腐剂为羟苯乙酯。
所述稳定剂为依地酸二钠或依地酸钙钠。
所述矫味剂为甜菊素、糖精钠、柠檬酸和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矫味剂为甜菊素、柠檬酸和香精的混合物或糖精钠、柠檬酸和香精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物的质量比按需调整即可,可选为1:1:1。
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5~3mol/L。
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pH为6-7为准。
本发明在配制的过程中,首先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再加入匹多莫德,使匹多莫德较易溶解,大大简化了配制工艺,防腐剂和稳定剂加入量虽小,却达到了使药物质量稳定的目的,降低了辅料成本。但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初始加入量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导致pH过高,且容易使药物变性。
本发明将匹多莫德和合适辅料配制成微黄色澄清溶液,味甜、微苦,口感较好,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等一些特殊人群服用;其用药比例合适,采用水做溶媒,相对辅料较少,制得的口服液药性安全稳定,具有口服后能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分散度大、口感好、服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匹多莫德口服液,制备时向配置罐中加入250g山梨醇和0.1g羟苯乙酯,加入适量纯化水溶解,再加入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4,继续加入50g匹多莫德溶解,加入矫味剂(甜菊素1g+柠檬酸1g+香精1g)和0.2g依地酸二钠,加入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最后加纯化水至1000ml。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韩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韩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秸秆制备二元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湿联合厌氧发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