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离聚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4509.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1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肖荔人;左冬强;陈庆华;黄宝铨;陈荣国;钱庆荣;刘欣萍;许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55/06;C08F222/02;C08F2/00;C08L77/02;C08L23/06;C08L51/06;C08K5/13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离聚物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由下述方法制得,1)先将醇酮酸、顺丁烯二酸镧和水均匀混合成膏状物;2)再将膏状物、引发剂和聚烯烃混合均匀,并于一定温度下实施熔融接枝反应制得聚烯烃离聚物,所述的醇酮酸至少有一种选自丙酮酸、乙醇酸、柠檬酸、苹果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其特征是
(1)以重量份计配方如下:
a、膏状物配方为:
顺丁烯二酸镧 100
醇酮酸 5-25
水 50-200
b、聚烯烃离聚物的反应物配方为:
聚烯烃 100
引发剂 0.3-1
膏状物 1-10;
(2)制备步骤为:
往加工设备投入顺丁烯二酸镧、醇酮酸和水,于15-40℃下混合均匀,得膏状物;再往加工设备投入聚烯烃与引发剂,二次混合均匀,并于165-195℃下熔融接枝反应5-20分钟,出料、冷却,得聚烯烃离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烯烃至少有一种选自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丙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或偶氮二异丁氰(AIBN)。
5.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醇酮酸、顺丁烯二酸镧和水均匀混合成膏状物,再将膏状物、引发剂和聚烯烃混合均匀,并于一定温度下实施熔融接枝反应制得聚烯烃离聚物,所述的醇酮酸至少有一种选自丙酮酸、乙醇酸、柠檬酸、苹果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以重量份计配方如下:
a、膏状物配方为:
顺丁烯二酸镧 100
醇酮酸 5-25
水 50-200
b、聚烯烃离聚物的反应物配方为:
聚烯烃 100
引发剂 0.3-1
膏状物 1-10;
(2)制备步骤为:
往加工设备投入顺丁烯二酸镧、醇酮酸和水,于15-40℃下混合均匀,得膏状物;再往加工设备投入聚烯烃与引发剂,二次混合均匀,并于165-195℃下熔融接枝反应5-20分钟,出料、冷却,得聚烯烃离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烯烃至少有一种选自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丙烯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聚烯烃离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或偶氮二异丁氰(AIBN)。
9.一种聚己内酰胺/聚烯烃离聚物/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将100重量份聚己内酰胺,15-25重量份聚乙烯,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或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制得的1-6重量份聚烯烃离聚物,0.3-0.6重量份抗氧剂,于20-80℃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置于230-250℃温度下熔融合混合均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己内酰胺/聚烯烃离聚物/聚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抗氧剂至少有一种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68,或者是上述两种抗氧剂的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抗氧剂;所述的混合抗氧剂是指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重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抗氧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离聚物作为聚己内酰胺/聚乙烯二元体系中的增容改性剂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45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子束光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