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和基于冷源脉管发动机的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6136.9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管 发动机 基于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包括冷头和运动部,
所述的冷头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脉管、脉管冷端换热器、回热器、室温换热器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顺次连接而成;
所述的运动部由发动机和推移活塞系统组成,发动机内设发动机工作腔,推移活塞系统包括推移活塞前工作腔和推移活塞背工作腔;
所述的发动机工作腔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或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连接,所述的推移活塞前工作腔、推移活塞背工作腔、脉管室温端连接管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之间连接构成循环通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冷端换热器与冷源热接触,所述的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室温加热回路,功从脉管的热端向冷端输入,脉管冷端换热器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对外做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活塞与推移活塞保持一个相位差,该相位差使得功从脉管的热端向冷端输入。
3.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包括冷头和运动部,
所述的冷头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脉管、脉管冷端换热器、回热器、室温换热器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顺次连接而成;
所述的运动部由两个发动机组成,每个发动机分别设有发动机工作腔;
其中一个发动机工作腔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连接,另一个发动机工作腔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冷端换热器与冷源热接触,所述的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室温加热回路,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连接的发动机向脉管的热端输入功,脉管冷端换热器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连接的发动机从室温换热端获得功。
4.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包括冷头、运动部及惯性管系统,
所述的冷头由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脉管、脉管冷端换热器、回热器、室温换热器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顺次连接而成;
所述的运动部由一个发动机组成,该发动机具有两个反相工作腔,两个反相工作腔共用一个直线电机;
所述的惯性管系统由惯性管第一喇叭口、惯性管、惯性管第二喇叭口和惯性管气库顺次连接而成;
其中一个工作腔与脉管室温端连接管连接,另一个工作腔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连接,惯性管系统与冷头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冷端换热器热接触冷源,所述的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室温加热回路,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功从脉管的热端向冷端输入,脉管冷端换热器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对外做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包括直线电机、由直线电机带动的发动机活塞杆、连接在发动机活塞杆两端的发动机活塞以及容纳发动机活塞的发动机气缸,两个发动机气缸分别与发动机活塞形成二个反相的发动机工作腔;
或者所述的发动机包括直线电机、由直线电机带动的发动机活塞杆、连接在发动机活塞杆一端的发动机活塞以及容纳发动机活塞的发动机气缸,发动机气缸内设有发动机气缸挡板,发动机气缸挡板的两侧即为两个反相的发动机工作腔;
所述的惯性管第一喇叭口与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连接,或者所述的惯性管第一喇叭口与脉管冷端换热器连接。
6.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包括冷头、运动部及惯性管系统,
所述的冷头由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脉管、脉管冷端换热器、回热器、室温换热器及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顺次连接而成;
所述的运动部由一个发动机组成,该发动机具有两个同相的工作腔,分别为发动机第一阶梯工作腔和发动机第二阶梯工作腔,两个同相工作腔共用一个直线电机;
所述的惯性管系统由惯性管第一喇叭口、惯性管、惯性管第二喇叭口和惯性管气库顺次连接而成;
惯性管第一喇叭口与脉管室温端气体均匀器连接,发动机第二阶梯工作腔与惯性管气库连接,发动机第一阶梯工作腔与回热器室温端连接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管冷端换热器热接触冷源,所述的室温换热器热接触室温加热回路,发动机工作腔扫气容积比率大于临界比率,功从脉管的热端向冷端输入,脉管冷端换热器对冷源加热,室温换热器从室温吸热,发动机对外做功。
7.根据权利要求1、3、4、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源脉管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头设有1~5个,当设有2个或2个以上冷头时,相邻的冷头之间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61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轨
- 下一篇:避免错误的燃烧断火故障识别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