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6817.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青哲;周红茹;曾君瑞;王兴国;刘睿杰;邹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游离 结合 丙二醇 检测 中的 样品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用于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3-MCPD)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3-氯-1,2-丙二醇酯(3-MCPDE)是油脂及含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以结合3-MCPD的形式存在于油脂中。由于3-氯-1,2-丙醇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水解形成游离的3-MCPD从而表现其毒性,因此研究学者认为其是一种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油脂中3-MCPDE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了探明这些问题,需要有方便可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做支持。
文献报道的检测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MCPD的方法中,根据所针对的目标化合物的种类,可以大体分为两类:间接法和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将结合3-MCPD通过碱催化、酶催化或酸催化的方法进行醇解后生成游离3-MCPD,再对游离3-MCPD进行衍生化反应后通过GC-MS检测;直接法是将结合3-MCPD通过LC-MS进行分析,而不需进行醇解操作。由于油脂组成中脂肪酸的种类较多,按照植物油中主要的7种脂肪酸来计算,3-MCPDE在甘油骨架sn-1、sn-2位的排列组合的种类就有63种之多,若将其余种类的脂肪酸也统计进来,3-MCPDE的种类将更加繁多。直接测定方法的主要缺陷就在于可商品化供应的3-氯丙醇酯及相应的氘代3-氯丙醇酯的种类有限,无法从市场上购买到不同碳数脂肪酸组成的3-氯丙醇酯及相应的氘代3-氯丙醇酯化合物标准品,要想对油脂样品中的3-氯丙醇酯用3-氯丙醇酯及相应的氘代3-氯丙醇酯化合物标准品进行一一的对应非常困难。因此,目前研究学者多数采用间接法对游离及结合3-MCPD进行检测。
众所周知,油脂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此外还含有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VE、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等组分,为了准确测定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MCPD的含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这些组分对测定的干扰。目前文献报道的用于检测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MCPD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固相萃取柱萃取两类。
Zelinková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乳脂样品进行前处理(Haines,T.D.,et al.,Direct Determination of MCPD Fatty Acid Esters and 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 in Vegetable Oils by LC-TOFM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2011.88(1):1-14.),具体步骤为:在200mg乳脂中加入7.26μg氘代3-氯丙醇二棕榈酸酯(3-MCPD-d5-1,2-dipalmitate)内标物,用1mL正己烷溶解后上样到330×20mm硅胶柱(silica gel60,70-230mesh;Merck,Darmstadt,Germany),用石油醚(沸点45~65℃):乙醚=95:5(v/v)混合溶剂500mL以4mL/min的速率洗脱,收集含有3-氯丙醇酯的组分,旋蒸后,用200μL四氢呋喃溶解,准备进行GC-MS分析。Moravcova也采用了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油脂样品中分离3-氯丙醇二酯(Moravcova,E.,et al.,Novel approaches to analysis of3-chloropropane-1,2-diol esters in vegetable oils.Anal Bianal Chem,2012.402(9):2871-83.),操作步骤为:称量8±0.1mg油样于2mL小瓶中,用30μL氘代内标溶液(3-MCPD-d5-1,2-dipalmitate的乙酸乙酯溶液,浓度300ng/mL)溶解,然后上样到装填了1.8g硅胶(用正己烷:乙醚=96:4,v/v混合溶剂溶胀)的180×4mm玻璃柱,用30mL正己烷:乙醚=96:4,v/v混合溶剂洗脱,流速0.8mL/min,收集5~25mL的部分(含有3-氯丙醇二酯),旋转蒸发溶剂,用200μL甲醇重新溶解准备进行U-HPLC-MS和DART-MS分析。硅胶柱层析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整个预处理的周期较长,耗用溶剂量较大(有的甚至大于500mL),且柱子的装填效果直接影响样品预处理的效果,样品预处理结果的再现性受到很大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货台高度调节板
- 下一篇:三大梁铰接式三车翻车机的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