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高效的引入定点突变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80830.1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89748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肖冬光;刘广新;董建;张翠英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70 分类号: C12N15/70;C12N1/21;C12R1/19
代理公司: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代理人: 王伟锋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高效 引入 定点 突变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高效地引入定点突变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基因的功能研究,有目的的改变编码特定氨基酸的碱基,获得突变体蛋白,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定点突变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基因工程操作的重要手段,同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目前,定点突变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寡核苷酸引物介导的突变,(2)PCR介导的突变,如重叠延伸PCR法,大引物法等,(3)盒式突变。基于以上方法的原理,市场上出现了用于定点突变的试剂盒,可以实现一个甚至多个位点的突变。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操作稍繁琐、转化效率不高、花费昂贵的问题。

质粒为研究定点突变技术提供很好的载体,但有时仅仅游离表达是不够的,如含有外源基因的自主复制载体不能稳定存在,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使用很多标记基因,如铜抗性、氨苄抗性等,和一些报告基因,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等。这些外源基因的引入使得人们对生物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将定点突变引入工程菌基因组且不依赖于抗生素等标记基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定点突变的引入方法,利用盒式突变与PCR介导的突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携带定点突变的质粒载体,通过两步正向序列的同源重组成功地将定点突变引入到工业菌株,而没有残留任何外源碱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高效引入定点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突变碱基的位置,设计包含酶切位点的正向、反向引物,PCR扩增含有定点突变的片段;将PCR产物与YIplac211质粒同时酶切,用T4聚合酶连接;将连接体系导入DH5α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质粒,酶切验证,测序鉴定;

(2)获得工业菌株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设计正向、反向引物,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303-1a扩增突变基因ura3(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基因),用醋酸锂转化法导入出发菌株,获得其尿嘧啶营养缺陷菌株;

(3)在突变片段上选择一个合适单一酶切位点将(1)中重组质粒线性化;运用醋酸锂转化法,将其导入步骤(2)获得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通过正向重复序列的第一次重组,将质粒序列整合到了基因组上,在不含尿嘧啶的完全合成培养基上筛选阳性转化子同时菌落PCR加以验证;

(4)将(3)得到的阳性转化子,涂布在含5-氟乳清酸的完全合成培养基上,基因组发生第二次重组,将质粒弹出,可得到野生型菌株和定点突变的菌株;

(5)通过测序得以最终确定携带定点突变的菌株;

(6)用(2)中引物扩增正常的URA3基因,将其导入(5)获得的菌株,回复其营养缺陷。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URA3为遗传标记通过正向重复序列两次基因重组将定点突变引入到工业菌株基因组。以URA3为遗传标记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抗性基因的使用,避免了抗生素基因在不同物种间传播扩散的可能。正向两次同源重组曾应用于基因的无痕敲除系统,本发明将之应用于定点突变引入到工程菌基因组,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了一种将定点突变从质粒载体转移至基因组的方法,进而实现了在基因组上完成相关定点突变的研究。

定点突变的验证的难点在于基因组改变较少,很难验证,本发明通过运用两次基因重组的方法,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同源重组位于基因组的特定部位,可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加以验证,可操作性强,可验证性强。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领域和医学领域,推动定点突变的相关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质粒YIplac211-PM的电泳验证图;

图2为实施例菌株BY14aΔura3、BY14aΔura3-PM、BY14a-PM的表型验证图;

图3为线性化质粒YIplac211-PM与酵母基因组两次正向序列同源重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转化子BY14aΔura3-YIplac211-PM的电泳验证图及所用验证引物定位图;

图5为第二次同源重组的转化子BY14aΔura3-PM的测序结果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