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厚为1.5mm的汽车挡泥板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9607.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淑琼;徐静;曹建;杨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7;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 mm 汽车 挡泥板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料厚为1.5mm的汽车挡泥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是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和汽车能耗的主要方式。除了多数零件“以塑代钢”外,越来越多的零部件通过减小料厚的方式实现零件轻量化。特别是汽车上的大型零部件如挡泥板,如果将零件的主体料厚由2mm降低为1.5mm,单个零件的重量将降低300g,四个挡泥板重量降低1200g,这对整车重量的降低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在零件轻量化的同时,会出现零件成型困难的问题。由于型腔较薄,流动距离过长,不但流动阻力增加,塑料在流动过程中还会因为温度降低而不能充满整个型腔,否则制件的飞边毛刺严重,给注塑工序增加额外的修饰工序,增加制造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大型零件来说,由于在脱模方向投影面积大,通常需要较大的锁模力,这就对注塑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汽车挡泥板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其材料通常为通用塑料。主要功能:(1)为了防止泥土溅到车身上,导致车身不美观;(2)为了避免轮胎缝内夹带的小石子甩在车身上,崩掉本车外漆。另外,挡泥板还可以增加车身整体美观。通常,挡泥板的料厚均为2mm,曾有研究将料厚减至1.8mm,但由于浇注系统和注塑工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注塑机锁模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零件飞边毛刺严重,无法顺利进行量产,最终将料厚增加为2mm才完成生产。因此,目前的成型工艺根本无法使汽车挡泥板的厚度降低到1.5m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厚为1.5mm的汽车挡泥板的成型方法,解决了目前的成型方法无法使汽车挡泥板的厚度降低到1.5mm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料厚为1.5mm的汽车挡泥板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成型腔体上设置9个浇口,分别编号为G1、G2、G3……G9,浇口G9包括三个冷流道浇口G9-1、G9-2、G9-3;
步骤(b)、以成型腔体的最高点作为圆心,建立三维坐标系,相邻两个浇口的坐标之差为(x y z),其中x≤720mm,y≤720mm,z≤720mm;
步骤(c)、启动注塑机,通过浇口向成型腔体内注入塑料熔体,其具体注塑过程如下:(c1)、首先,从0秒开始,开启浇口G1,持续4秒后关闭;
(c2)、在1.2秒时,同时开启浇口G2、G3,持续2.8秒后同时关闭浇口G2、G3;
(c3)、在1.9秒时,开启浇口G4,持续3.1秒后关闭;
(c4)、在2.8秒时,开启浇口G5、G6,持续2.8秒后同时关闭浇口G5、G6;
(c5)、在2.9秒时,开启浇口G7,持续2.6秒后关闭;
(c6)、在2.5秒时,同时开启浇口G8、G9,持续1.5秒后同时关闭浇口G8、G9;
步骤(d)、通过靠近成型腔体的冷却水管对塑料进行冷却;
步骤(e)、对冷固成形的挡泥板进行脱模处理。
在汽车挡泥板成型时,传统的填充一般只设置四五个浇口,而且由于对该零件无外观要求,所以一般采用同时填充的方式,即所有浇口同时开启,此时注塑压力将达到最大值,而整个成型腔体也需要最大的锁模力,目前的注塑机根本无法达到该要求,如果生产1.5mm厚的挡泥板,模具在填充过程中会被涨开或产生飞边毛刺。由于挡泥板的长宽高尺寸为:940×571×322(mm),材料需要填充的流程较长,通常用“流长比”来表示不同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填充长度,其计算公式为: 流长比=L/δ,式中L——流动各段长度(mm),δ——流动各段厚度(mm)。挡泥板所选的材料通常为聚丙烯PP,其流长比为200~240,注塑压力不能超过70Mpa,因此,当挡泥板厚度为1.5mm时,流长L至少要小于360mm才行,即相邻两个浇口的距离要小于720mm,才能保证注塑压力不超过70Mpa。另外,本方案中,之所以设置9个浇口,是为了有更多的浇注方式可供选择,理论上讲,浇口越多,浇注方式也越多,越容易把控,但是浇口多了之后,会影响冷却管的设置,进而影响冷却环节,本身冷却也是挡泥板成型的重要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9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枝毛霉、制备降粘酶的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加强型四齿叉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