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循环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7244.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允山;陈齐全;魏呈功;寇正恩;李贵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河圣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17 山东省济宁邹城太***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混合 装置 | ||
1.一种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包括进料管(1)、加酶装置(2)、加碱装置(3)、离心泵(4)、离心泵电机(5)、进口管(6)、排料管(7)、加料管(8)、支管(9)和混合罐(10),其特征在于:加料管(8)设置在混合罐(10)的顶部,两根进料管(1)分别竖直设置在混合罐(10)的两侧;进料管(1)从上到下均分为三段,每段的管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多根支管(9)沿竖直方向水平设置并相互平行,其一端与所述进料管(1)连通,另一端伸入到混合罐(10)中,多根支管(9)的长度不一,其伸入到混合罐(10)中的端头排列呈规则的波浪形曲线;两根进料管(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离心泵(4),离心泵(4)还与离心泵电机(5)和加碱装置(3)连接;加碱装置(3)与加酶装置(2)连通,加酶装置(2)又连接有进口管(6);进口管(6)水平设置在混合罐(10)的底部两侧并与混合罐(10)连通。混合罐(10)的底部成漏斗状,排料管(7)设置在混合罐(10)的底部的最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1)每段上连通的支管(9)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管(1)中的物料流量及流速随直径的变小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酶装置(2)和加碱装置(3)是混合器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口管(6)与混合罐(10)的连通位置高于排料管(7)与混合罐(10)的连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料管(7)上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循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混合物料的时间为15~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河圣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河圣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2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