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3833.2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88202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曹南萍 申请(专利权)人: 曹南萍
主分类号: C01B31/08 分类号: C01B31/08;C01B33/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37000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性炭 电气石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非金属固体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背景技术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已使大气、水体、土壤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化工、造纸、印染、制药、农药等行业排放出大量有毒有色污水,使许多地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我国的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受到铬、锰、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广东水稻含镉超标,一些地区地表水受到苯酚、苯环、卤代烃、氨氮、氮磷、有机磷和有机氯等污染,淮河流域出现了多个癌症村,江苏太湖和辽宁、山东海域、南海海域屡次出现藻类过度繁殖引发的蓝藻或赤潮,一些厂矿周边的土壤中积蓄高浓度的有毒物等等,直接威胁到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动植物的生存;工厂、机动车排放大量烟尘,使大气中的灰尘(PM2.5悬浮物)和氮、硫氧化物一再超标,去年下半年至今年,我国北方更是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而家庭、办公室、机动车等室内空间中的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甲醛、苯和其他各种有机挥发物含量又居高不下……。“内外交困”的大气污染氛围,各种固体、水体污染并存以及生态环境日益受损、不可修复,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对人的健康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亟待强化治理。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吸附性功能材料,具独特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官能团,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热,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的吸附性治理和土壤的净化,也用于液相、气相的吸附、脱色、除臭、精制、分离、催化领域,是食品、医药、化工、电子、矿冶、环保等行业的重要功能材料。但是目前活性炭存在以下缺陷:(1)大多数是粉状的,虽有少量固定形状的产品,但强度低;(2)只能吸附污染物而不能降解污染物,吸附饱和后即失效,需再生处理。如不做再生处理,被吸附的有毒物(如甲醛、苯、重金属离子等)会造成二次污染;(3)再生困难,费用较大;(4)使用寿命短,回收成本高,且废弃后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研制高强度、可降解有毒物、能实现自再生的成型活性炭。                                        

电气石是一种天然电极性矿物,能够产生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缩小水分子团,电解水,可大幅度提高水的溶氧量(10~30%)、降低COD,电气石本身具有吸附性,能将OH- 和H2O 氧化成有极强氧化性的·OH 羟基自由基等,因而在环保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功效:电气石释放的负离子、羟基自由基可以降解甲醛、苯和雾霾中的氮氧化物,负离子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抗菌作用,有利于防止传染病发生,并有除臭、防霉、防腐和消除异味的作用;电气石对F-、Cl-和SO42- 、AsO43? 、AsO33?等均具有吸附、浓集作用,可以吸附铜、铅、锌、铬、镉等重金属离子并将其还原,从而减弱酸根离子和重金属离子的毒害性;电气石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强化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效果;电气石辐射的远红外线,可缩小水分子团并对有机物产生激烈的共振而使之活化,有助于污染物崩散、消解。例如利用电气石对有机物的氧化功能、所发射出的远红外线的活化和崩散效应,可以使雅格素蓝BF-BR染料废水、甲基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100%;电气石对致癌物孔雀石绿也具有很好的活化、崩散、吸附和分解能力。

电气石产生的负离子·OH对甲醛、氮氧化物的降解反应分别如下:

电气石与活性炭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活性炭只能吸附不能降解污染物的问题,电气石本身的吸附功能对活性炭的吸附性也有增强作用。

目前,许多专利技术是将活性炭粉末与电气石混合后再热处理。如专利CN200510045991“多孔质陶瓷复合材料功能球及其生产工艺”,提供了一种电气石与活性炭复合陶瓷的制法,但该工艺以已制好的活性炭为原料,故有二次烧成能耗与排放较高的问题,且电气石与C结合不良(相比于电气石与新生C的结合而言)、没有利用含碳原料炭化时能自生焦油等粘结剂的特性,导致产品强度差、成本高;由于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以吸附其自身重量几倍的水分,对起助成形作用的煤焦油的吸附量也高达40%,故而用CN200510045991技术,是难以用湿法工艺进行成形的!更无法用湿法塑性工艺来制备复杂形状的产品,特别是蜂窝形产品,并且该技术还要耗用大量煤焦油来确保成形,致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南萍,未经曹南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