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环氧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1973.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龙;张晓华;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4;C09J11/06;C08G5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环氧植筋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环氧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国内石油化工与合成材料的发展,开发出了许多新型材料。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以往锚固材料通常使用的是普通无机水泥基类材料,由于其存在一些不足,如耐化学性能差,强度不够高等原因,逐步被高分子有机锚固代替,过去由于没有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使得锚固技术在建筑施工应用中无序发展,直到1990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协会颁布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CECS 25:90》,我国的建筑锚固才有了可参考的行业标准,自此以后,我国的植筋锚固胶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环氧类体系锚固胶,因其粘结力大、强度高、收缩率小、尺寸稳定、易于改性、毒性低、危害小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目前很多情况下的锚固施工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但是现有的多数植筋胶一般都要求在5℃以上使用,而对于更低温度情况下的使用,则要么不建议使用,要么是并未提及,原因大致是低温情况下固化性能不好,甚至不能固化;或者相关产品没有对低温性能做研究。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408857A公开了一种针对高铁轨道板锚固专用环氧植筋胶,其主要是通过改良环氧树脂,从而增加韧性而达到提高抗疲劳性能的目的,对于使用温度方面并未提及,因此在低温下能否使用都是未知的。由此看来,开发一种适合低温情况下锚固的建筑胶粘剂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环氧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环氧植筋胶能在低温情况下使用,并且力学性能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环氧植筋胶,包括甲、乙两种组份,使用时,甲组份与乙组份重量混合比为2:0.9~1.1;
以重量计,所述甲组分包括如下组分:
双酚A型环氧树脂 70.0~90.0份,
低粘度双酚F型环氧树脂 10.0~30.0份,
活性稀释剂 5.0~10.0份,
增韧剂1 8.0~12.0份,
增韧剂2 8.0~15.0份,
流变助剂 0.5~1.5份,
触变剂 2.0~5.0份,
填料 120.0~150.0份;
以重量计,所述乙组分包括如下组分:
酚醛胺类固化剂 30.0~40.0份,
芳香胺类固化剂 10.0~20.0份,
促进剂 1.0~4.0份,
偶联剂 3.0~6.0份,
防沉淀剂 1.0~3.0份,
填料 75.0~110.0份。
优选的,所述甲组分中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25℃时的粘度为8000~12000 mPa.s;
所述甲组分中的低粘度双酚F型环氧树脂,25℃时的粘度为2800~3200 mPa.s;
所述甲组分中的活性稀释剂选自660正丁基缩水甘油醚、692苄基缩水甘油醚、694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增韧剂1为环氧内增韧剂;
所述甲组分中的增韧剂2为环氧外增韧剂;
所述甲组分中的流变助剂为BYK-R606,增强气相二氧化硅流变性能,改善和稳定体系的触变性能;
所述甲组分中的触变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填料1选自硅微粉、高岭土、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甲组分中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E-51液态环氧树脂;
所述环氧内增韧剂为QS-BE环氧增韧剂或液体聚硫橡胶,其与环氧形成的固化物为具有“海岛结构”的混合体,能增加体系韧性,提高体系耐疲劳性能;
所述环氧外增韧剂为晶须硫酸钙,由于其本身的纤维状晶体结构,使得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能有效传递应力,阻止聚合物基体裂纹扩展,从而降低材料的脆性,增强其韧性;
所述甲组分中的触变剂选自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2000目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填料1选自400目硅微粉、1200目高岭土、9#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型沙棘叶茶的制法
- 下一篇:晶体生长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设备的晶体生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