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环氧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1973.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龙;张晓华;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1/04;C09J11/06;C08G5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环氧植筋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低温环氧植筋胶,其特征在于,包括甲、乙两种组份,使用时,甲组份与乙组份重量混合比为2:0.9~1.1;
以重量计,所述甲组分包括如下组分:
双酚A型环氧树脂 70.0~90.0份,
低粘度双酚F型环氧树脂 10.0~30.0份,
活性稀释剂 5.0~10.0份,
增韧剂1 8.0~12.0份,
增韧剂2 8.0~15.0份,
流变助剂 0.5~1.5份,
触变剂 2.0~5.0份,
填料 120.0~150.0份;
以重量计,所述乙组分包括如下组分:
酚醛胺类固化剂 30.0~40.0份,
芳香胺类固化剂 10.0~20.0份,
促进剂 1.0~4.0份,
偶联剂 3.0~6.0份,
防沉淀剂 1.0~3.0份,
填料 75.0~1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氧植筋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组分中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25℃时的粘度为8000~12000 mPa.s;
所述甲组分中的低粘度双酚F型环氧树脂,25℃时的粘度为2800~3200 mPa.s;
所述甲组分中的活性稀释剂选自正丁基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增韧剂1为环氧内增韧剂;
所述甲组分中的增韧剂2为环氧外增韧剂;
所述甲组分中的流变助剂为BYK-R606;
所述甲组分中的触变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填料1选自硅微粉、高岭土、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环氧植筋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组分中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E-51液态环氧树脂;
所述环氧内增韧剂为QS-BE环氧增韧剂或液体聚硫橡胶;
所述环氧外增韧剂为晶须硫酸钙;
所述甲组分中的触变剂选自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2000目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甲组分中的填料1选自400目硅微粉、1200目高岭土、9#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低温环氧植筋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乙组分中的酚醛胺类固化剂为改性酚醛胺,在25℃时的粘度为100~130 mPa.s;
所述乙组分中的芳香胺固化剂为改性芳香胺,在25℃时的粘度为3000~4000 mPa.s;
所述乙组分中的促进剂为2,4,6 -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
所述乙组分中的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乙组分中的防沉淀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乙组分中的填料选自选自硅微粉、高岭土、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环氧植筋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酚醛胺为A-7365或2758;
所述改性芳香胺为R-2210;
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KH-550或KH-551;
所述乙组分中的防沉淀剂选自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2000目超细硅酸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乙组分中的填料选自400目硅微粉,1200目高岭土、9#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5.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低温环氧植筋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环氧植筋胶包括甲、乙两种组份,使用时,甲组份与乙组份重量混合比为2:0.9~1.1;甲、乙两种组份分别由如下方法制备:
在常温常压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先将70.0~90.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30.0份低粘度双酚F型环氧树脂、5.0~10.0份活性稀释剂、0.5~1.5份流变助剂、8.0~12.0份增韧剂1和2.0~5.0份触变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8.0~15.0份增韧剂2和120.0~150.0份填料,搅拌均匀,包装即得低温环氧植筋胶的甲组分成品;
在常温常压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将30.0~40.0份酚醛胺类固化剂、10.0~20.0份芳香胺类固化剂、1.0~4.0份促进剂、3.0~6.0份偶联剂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继续加入1.0~3.0份防沉淀剂和75.0~110.0份填料后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出料,包装即得低温环氧植筋胶的乙组分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9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型沙棘叶茶的制法
- 下一篇:晶体生长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设备的晶体生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