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浆处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7432.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端宜;史纪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2;E01C2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治 方法 | ||
1.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粘结层失效区域;
S2在失效区域中心钻取压浆孔,同时在距压浆孔1-1.2m处钻取4-5个等间距的观察孔;
S3向压浆孔内注入有机物聚合材料,在压浆同时振动压浆区域表面,控制压浆速度100~150ml/min,当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时,用木楔封住观察孔,直至最后一个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停止向压浆孔压浆,用木楔封住压浆孔;
S4压浆结束10-30min后,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木楔,用有机物材料填充木楔位置,完成处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楔为圆台形,其高度为4~6cm,锥度为1∶1.1~1∶0.9,圆台中截面的直径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振动压浆区域表面具体采用平板夯,其振动频率为48Hz,振幅≤3.0mm,激振力:5K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孔的深度为环氧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压浆孔的直径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的孔径为10mm,孔深为环氧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材料为聚氨酯材料或环氧沥青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为异氰酸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8~1.2∶0.05~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7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轮毂吻合度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冷行波管水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