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用传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347.8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丁台镇;刘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MB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传动 装置 及其 控制 | ||
本发明专利申请为一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日是2008年1月16日;母案的申请号是200880000350.0;而母案的发明名称是《电机用传动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用传动装置,更特别地,涉及适于在电机的转向发生变化时执行加速或减速的传动装置,以及适于自动控制电机的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传动装置是用于使动力加速或减速的装置。
这样的传动装置连结于电机驱动轴,从而自动地或手动地改变电机动力的速度。在手动传动装置中,离合器位于动力端和传动装置之间,从而实现在传递至传动装置的动力中断的状态下的速度变化。此外,自动传动装置不具有制动装置,诸如离合器,并且根据压力变化或类似的输出侧自动地改变速度。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手动传动装置存在不便于使用以及由于手动传动装置必须具有离合器而体积变大的问题。此外,自动传动装置还遇到由于自动传动装置本身结构的复杂而体积变大并且频繁出现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于在动力反向旋转时产生在与动力向前旋转相同的方向上的输出的具有减速结构的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适于在动力反向旋转时产生在与动力向前旋转相同的方向上的输出的具有加速结构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适于自动改变电机的速度的控制装置,该电机具有其中嵌入上面提到的传动装置。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使传动装置输出电机动力的传动方法,其中该传动装置在向前提供电机的动力时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定速输出,在反向提供电机的动力时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减速输出。
此外,为了实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使传动装置输出电机动力的传动方法,其中该传动装置在向前提供电机的动力时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定速输出,在反向提供电机的动力时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加速输出。
由第一种方法驱动的传动装置包括环形齿轮,电机的动力输入该环形齿轮;传动环形齿轮,位于环形齿轮外周表面上并且在环形齿轮向前旋转时被选择性地限制,从而在向前旋转中提供定速输出;中心齿轮,位于环形齿轮内周表面上并且在环形齿轮反向旋转时被选择性地限制;以及传动行星齿轮,齿轮连接(geared)于中心齿轮的外周表面和传动环形齿轮的内周表面,从而在向前旋转中向传动环形齿轮提供减速输出。
在这种情况下,环形齿轮包括:形成在环形齿轮外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定速棘爪,以仅仅在其向前旋转过程中被限制到传动环形齿轮的方式弹性支撑在斜线方向上;以及形成在环形齿轮内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变速棘爪,以仅仅在其反向旋转过程中被限制到中心齿轮的方式弹性支撑在斜线方向上。
而且,该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定速棘爪和变速棘爪的后侧并且耦合于电机以便通过摩擦旋转从而挤压定速棘爪和变速棘爪中任一个的向后干涉防止单元(backward interference prevention unit),其中向后干涉防止单元具有在其中形成的保持突起,环形齿轮具有对应于保持突起形成的保持凹槽,保持凹槽形成得比保持突起宽,从而在保持突起和保持凹槽之间限定出空隙。
可替换地,环形齿轮包括以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变深的方式以及环形齿轮的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彼此形成在相反方向上的方式形成在其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上的球座凹槽;布置在其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并具有多个离合器轴承以便插入球座凹槽的离合器板;从而离合器板能够替代定速棘爪、变速棘爪以及向后干涉防止单元。
由第一种方法驱动的传动装置包括:以直接连接于输出侧的方式耦合于电机驱动轴一端的单向离合器(C),从而输出侧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定速输出;以及耦合于电机驱动轴中部并且齿轮连接于输出侧和行星齿轮的单向离合器(RC),从而输出侧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减速输出。
而且,由第一种方法驱动的传动装置包括:以直接连接于输出侧的方式耦合于电机驱动轴一端的单向离合器(C),从而输出侧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定速输出;以及耦合于电机驱动轴中部并且齿轮连接于输出侧和行星齿轮的单向离合器(RC),行星齿轮具有安装于其上并且通过单向离合器(RC)耦合于电机的托架(carrier),从而输出侧在向前方向上提供减速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BI有限公司,未经MB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