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的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5230.8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吉晴;有马久丰;田中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发动机等的原动机上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具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轮副的变速器。在该变速器中,附着在曲柄臂上的润滑液在曲柄臂旋转时通过离心力飞散而供给至齿轮副中。又,通过离心力飞散的润滑液的一部分附着在曲轴箱的横壁上,该润滑液从设置于横壁上的突起部滴下而供给至齿轮副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变速器中,润滑液通过离心力飞散,或者从突起部滴下,以此供给至齿轮副中,因此对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部难以充分供给润滑液,尤其是在发动机输出较大时,存在齿轮副容易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齿轮副的磨损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润滑结构是将具备具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轮副的变速器通过润滑液润滑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其中,具备向所述齿轮副供给润滑液的润滑液供给部;所述润滑液供给部具有向所述齿轮副中开始啮合的部分直接喷出润滑液的喷射喷嘴。
在该结构中,由于向齿轮副中开始啮合的部分直接喷出润滑液,因此与向齿轮副中结束啮合的部分喷出润滑液的情况相比可以向齿轮副的啮合部集中地供给润滑液,可以防止润滑不足。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对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部可以充分供给润滑液,可以抑制齿轮副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使用了根据实施形态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的发动机的摩托车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2是示出使用了根据实施形态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的发动机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的主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润滑液供给部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的图5(A)是示出润滑液供给部结构的主视图,图5中的图5(B)是示出润滑液供给部的结构的后视图;
符号说明:
P 开始啮合的部分;
10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64a~64e 齿轮副;
72 润滑液供给部;
84b~84d 喷射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的优选的实施形态。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是由乘骑在摩托车上的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
图1是示出具备使用了根据实施形态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图2)的发动机E的摩托车12的结构的右视图。如图1所示,摩托车12具有车身框架14和搭载在车身框架14上的发动机E、在车身框架14的前部通过前叉16支持的前轮18、和在车身框架14的后部通过摇臂20支持的后轮22。又,摩托车12具有为了操纵前轮18而被驾驶员R左右摇动的转向把手24、配置在转向把手24的后方的燃料箱26、和配置在燃料箱26的后方的座椅28。发动机E配置在燃料箱26的下方,图2所示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设置于发动机E上。
图2是示出使用了根据实施形态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的发动机E的结构的右视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E具备具有汽缸30的汽缸体32、与汽缸体32的上端部连接的汽缸盖34、与汽缸体32的下端部连接的壳体36、和与壳体36的下端部连接的油底壳38。又,发动机E具备在汽缸30内滑动的活塞40、通过连杆42与活塞40连接的曲轴44、使从曲轴44输出的旋转动力变速的变速器46、和向变速器46供给润滑液的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
如图2所示,壳体36具有在侧面(本实施形态中为右侧面)具有壳体开口48的壳体主体50、和可装卸地安装于壳体主体50上以堵住壳体开口48的盖体52。而且,曲轴44、变速器46及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容纳于壳体主体50的内部。即,壳体36具有容纳曲轴44的曲轴箱的功能、和容纳变速器46的变速器箱的功能。曲轴44以其旋转轴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壳体主体50的内部的前部,在曲轴44上安装有曲轴齿轮54。变速器46配置在曲轴44的后方,变速器的润滑结构10配置在变速器46的更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拾草机
- 下一篇:一种折页导入机构以及具有该折页导入机构的封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