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3319.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王飞;陈自强;徐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C23C14/35;C23C14/58;C22F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低温 退火 制备 niw 合金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晶NiW合金薄膜,尤其是一种采用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金属材料,又称金属玻璃,其内部结构具有无定型特点,即原子排列不具备长程有序性,内部没有位错、晶界等晶体结构缺陷。故与晶体材料相比,金属玻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金属玻璃具有与金属多晶材料相当的弹性模量,却拥有比金属多晶材料更高的室温强度,以及接近理论值的压缩强度、良好的弹性性能(弹性极限应变约2%),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耐腐蚀和耐磨性能等。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MEMS)、纳机电系统(NEMS)器件、信息器件、传感器件等高新领域的研发和设计。
传统的非晶金属材料制备均通过非平衡处理技术达成,主要包括:快速凝固化处理(RSP),机械合金,等离子处理,气相沉积和喷射沉积等。其基本原理为“激活和淬火”,即先通过某种方法给材料提供大量能量,使其内部结构远离平衡态,然后快速淬火使其内部结构停留在亚稳态。该技术的关键和难点是获得极大的淬火速率(~105-106Ks-1)。而我们通过对磁控溅射沉积制备的纳米晶NiW合金薄膜低温退火制备出非晶NiW合金薄膜。此法避免了极大的淬火速度,简单易行,成本低,丰富了非晶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文献的进一步检索和分析,至今尚未发现和本发明技术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磁控溅射沉积制备的纳米晶NiW合金低温真空退火,制备出近乎完全非晶化的NiW合金薄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采用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将纳米晶NiW合金薄膜置于真空退火炉中,通过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
上述纳米晶NiW合金薄膜磁控溅射共沉积制备所得。
上述纳米晶NiW合金薄膜及非晶NiW合金薄膜成份均为Ni77W23。
进一步的,上述的采用低温退火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丙酮和酒精超声30分钟,吹干,放入真空磁控溅射设备的可旋转基体支撑架上,准备镀膜;
2)将Ni金属源靶材安置在A号靶材座上作为A号靶,并将W金属源靶材安置在B号靶材座上作为B号靶,工作时,首先将基体旋转按钮打开,转速为1圈/分钟,然后真空室抽真空,通入Ar气至真空室;开始共沉积,通过调节电流、电压来改变溅射功率控制Ni和W的原子配比,调节沉积时间来控制薄膜厚度,这样同时沉积并制备出纳米晶NiW合金薄膜;
3)将磁控溅射沉积制备的纳米晶NiW合金薄膜置于退火炉中,然后将炉中气压抽至1×10-3Pa,调节退火温度至473K,设置退火时间为1小时,退火结束后炉冷至室温。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真空室抽真空至气压为5×10-4Pa,然后真空室内通入Ar气,使气压为3×10-1Pa。
进一步,上述步骤中,溅射靶材的纯度均大于99.95%。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A号靶选用直流脉冲电源,溅射功率为124W,沉积速率为8-10nm/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B号靶选用直流脉冲电源,溅射功率为65W,沉积速率为1-2nm/min。
进一步的,共沉积时A号靶的直流磁控溅射电压为325V;B号靶的直流磁控溅射电压为350V,负偏压为100V,基体与靶材的距离为8-10cm。
进一步的,以上步骤中,通过调节电流、电压来改变溅射功率控制Ni和W的原子配比,使其达到Ni77W2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低温退火法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简单,易行,避免了传统非晶金属材料制备方法所需的极大的淬火速度。
(2)本发明所述低温退火法制备非晶NiW合金薄膜的方法,制备的非晶NiW合金薄膜成份为Ni77W23(at.%),传统非晶金属材料制备方法难以制备该成份的非晶NiW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