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62847.4 | 申请日: | 2013-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邹风山;王宇卓;徐方;杨奇峰;褚明杰;刘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引导 机器人 自主 充电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自主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功能可以延长机器人的自治时间,增加其活动范围,实现连续任务动作。自动充电技术要求机器人能快速寻找充电站,机器人与充电站之间有较高的传输电能效率并且充电安全、快速。
传统的接触式充电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从物理方面:充电连接部件为金属导体暴露在外部,电连接时容易产生火花,这对于易燃易爆场合危险性很大;如果出现污物会导致接触不良或电连接失败。
从机械方面看,传统的充电连接部件采取直插方式完成对接充电,多次插拔对接头的机械损伤会引起接触松动从而导致接触不良或电能传输下降。
并且,传统的接触式红外引导充电需要多次调整机器人的角度才能准确的找到充电站的位置,其耗费时间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减少了充电站定位于电极对接所需的时间和算法,提高了对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模块控制机器人进入红外区域;
任意一个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充电站上的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信号后,判断模块判断接收到红外信号区域的调制频率是否大于当前所处位置的调制频率;
如果小于当前位置的调制频率,机器人停止运动,移动控制模块驱动机器人按照反方向继续进行红外信号搜索;
如果大于当前位置的调整频率,则改变机器人行走方向,进入新的频率区域;
直到机器人寻找到频率最高的调制信号后,调整机器人方向,完成与充电器的对接。
优选地,驱动模块控制机器人进入红外区域之前,还包括:
电池监控模块对机器人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当检测到电池电量低于一预设的参考电量时,向驱动模块发送一充电请求信号。
优选地,所述如果大于当前位置的调整频率,则改变机器人行走方向,进入新的频率区域,具体为:任意一个红外接收器接收到频率更高的信号,则调整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使位于机器人左前端第一红外接收器和右前端第二红外接收器均能接收到这个频率的信号并继续前进,进入新的频率区域。
一种基于红外引导的机器人自主充电系统,包括机器人和充电站,所述机器人包括: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接收器、驱动模块、判断模块及移动控制模块;
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到充电请求信号后,控制机器人进入红外区域;
第一红外接收器,位于机器人的左前方,用于接收红外信号;
第二红外发射管,位于机器人的右前方,用于接收红外信号;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所属区域的调制频率是否大于当前所处位置的调制频率;
移动控制模块,用于当判断小于当前位置的调制频率,控制机器人停止运动,并驱动机器人按照反方向继续进行红外信号搜索。以及如果大于当前位置的调整频率,则改变机器人行走方向,直到机器人寻找到频率最高的调制信号后,完成与充电站的对接。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电池监控模块,用于对机器人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当检测到电池电量低于一预设的参考电量时,向驱动模块发送一充电请求信号。
优选地,所述充电站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管、第二红外发射管、第三红外发射管和第四红外发射管,所述四个红外发射管所发出的红外光覆盖范围依次减弱,相位相同,调制频率成倍数依次增加。
优选地,所述第四红外发射管的频率最高,发射的红外光近似一条直线。
本发明通过红外区域频率逐级递增的方式逐步引导机器人将其运动限制在充电站中心线附近一定范围内,有效解决传统红外引导机器人需要多次调整角度才能找到充电站的问题,并利用红外点对点发送和接收方式克服了传动红外引导指向性不够精确导致电极对接失败的问题。进一步减少了充电站定位于电极对接所需的时间和算法,提高了对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充电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充电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导引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