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生成共转换点道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53398.7 | 申请日: | 2013-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李向阳;狄帮让;魏建新;蔡志光;陈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生成 转换 点道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接时空变生成共转换点道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分量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方法一直是一项关键技术。因为转换波的下行波是纵波、上行波是横波,造成传播路径的不对称性,转换点位于从中心点偏向接收点的一侧,且随深度及界面上下纵横波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基于常规共中心点(CMP)道集的速度分析、动校正和水平叠加技术不能适用于转换波,转换波叠加成像必须按共转换点进行道集分选。目前,有关转换点位置的计算已有很多方法,主要包括渐近线法(ACP)、单层各向同性介质迭代解、多层介质指定深度各向同性近似解(Thomsen,1999)、多层介质指定旅行时各向同性近似解(Thomsen,1999)和多层VTI介质指定旅行时近似解(Yuan&Li,2001)等。另外,周竹生等(1993)导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转换点的迭代算法;许士勇等(2002)给出了四次方程的近似表达式;姚陈等(2005)给出了三维倾角转换波共转换点的解析表达式;苑春方等(2005,2006,2006)推导出了单层各向同性介质与深度有关的唯一的解析解和含有旅行时间唯一解析解,倾斜界面上的转换点的精确解;Chang等(2005)利用倾斜界面上转换波射线路径的三角几何关系,推导出倾斜界面上的转换点的近似公式;毕丽飞等(2005)用水平界面推导转换点坐标迭代解类似的方法。但目前,共转换点道集的选排方法仍然是以整道选排为主,主要是渐近逼近道分类法、依赖深度的选排方法。渐近逼近道分类法是通过一个工区的固定速度比,计算转换点的渐近线,然后将整个工区的转换波数据抽取到渐近线道集中,即ACP道集,这种方法能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深部地层的成像要求,但是浅层的成像效果较差。依赖深度的选排方法只对某一深度最为正确,都是能在目标层聚焦成像,更适合目的层较浅的转换波处理,更适合更新速度分析,并且指定目的层计算提供了多种转换点位置的计算方法,但在所选反射层的上面或下面,反射界面的叠后成像可能会变得模糊。另外,分层选排方法能够使不同深度的转换波均能达到较好的聚焦效果,但需要在不同层之间进行道集的拼接,特别是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实际操作困难。
上述的共转换点道集的选排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转换波对转换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化的共转换点道集的选排方法,一种直接时空变生成共转换点道集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接生成共转换点道集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原始转换波地震数据,经预处理和速度分析,得到转换波动校正和共转换点位置计算需要的参数,并对预处理后转换波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且通过切除消除动校拉伸的影响,
步骤1)所述的预处理包括加载观测系统、静校正、波场分离、叠前去噪、振幅恢复、预置共转换点CCP号;
2)步骤1)处理后的转换波地震数据按炮检距大小进行分组,每一组对应一个炮检距范围;
3)输入一组炮检距范围内的数据;
4)按道头中的共转换点CCP号读取转换波用来计算转换点位置的参数;
5)对地震道进行分时窗处理,
步骤5)所述的分时窗处理是指将地震道分成多个时窗,时窗长度不变,时窗重叠,重叠时窗的重叠长度为时窗内样点数的百分比perc,perc取值为0-100;
6)从第一个时窗开始,计算时窗中点的共转换点CCP号,并由这个共转换点号重新获得该时窗用来计算转换点位置的参数,之后重新计算时窗中点相对准确的共转换点CCP号,直接把时窗内的样点值与窗函数相乘叠在共转换点地震道上,即转换波共反射面元的宽度上,相应共转换点地震道每个样点的覆盖次数加上窗函数的数值,
步骤6)所述的计算转换点位置的参数是预先速度分析得到的,是转换波均方根速度纵波均方根速度各向异性参数χeff、纵横波垂直速度比γ0和纵横波有效速度比reff,
步骤6)所述的共转换点CCP号,是指按工区面元划分的,与常规处理中纵波共中心点CMP号一致,
步骤6)所述的共转换点CCP号是由下述方法计算的:
xC=xM+D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状凸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在芯片堆叠中的热界面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