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和带启动功能汽车锁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43262.8 | 申请日: | 2013-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B60R25/10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启动 功能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锁具领域,尤指一种高频和带启动功能汽车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成了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汽车的防盗问题涉及千万车主的切身利益。目前大部分汽车防盗器里的MCP 都采用24 小时通电待机的方式,随时等候车主的指令。但随着技术进步,不法份子远距离使用解码器或频谱分析仪,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破解汽车防盗器的密码达到盗窃目的。所以不少车主在汽车里某个角落加了个机械开关,俗称二次防盗器,进到汽车里的人只有在打开二次防盗器开关后才能开动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性能。但“二次防盗器”一般不够隐蔽,很容易让不法份子在短时间内发现。另车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会经常忘记“二次防盗器”的存在,要不发生鸣叫引起行人的关注,要不无法打火,时间久了,汽车发动机会因此受到损害,由此“二次防盗器”的缺点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和带启动功能汽车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频和带启动功能二次防盗器,包括车内防盗器和遥控车匙;所述的车内防盗器包括电源、第一MCU其及最小系统、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加速度传感器电路、熄火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第一开关、车门开关, 第一MCU其及最小系统分别与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加速度传感器电路、熄火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第一开关、车门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的遥控车匙包括电源、第二MCU及其最小系统、第二无线发射模块、第二开关、节能开关和钮扣电池,所述的第二MCU及其最小系统与第二无线发射模块、第二开关、节能开关和电池连接,第二MCU及其最小系统和节能开关之间串连有钮扣电池,所述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与第二无线发射模块识别后,车门开关接通后,电源开始向第一MCU其及最小系统供电,第一MCU其及最小系统与熄火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断开。
其中,所述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和所述的第二无线发射模块采用RFID标签。
其中,所述的第一开关在10 秒钟内通电工作。
其中,所述的钮扣电池采用3V锰锌钮扣电池供电。
其中,所述的节能开关间歇向第二MCU及其最小系统、第二无线发射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三轴数字输出iMEMS,微型机械结构与电子电路集成在同一颗芯片。
其中,熄火输出电路与开发动机电路、油门电性连接。
其中,报警输出电路与LED红色预警指示灯和喇叭电性连接。
其中,一种高频和带启动功能二次防盗器启动后步骤如下:
(1)车主开启遥控车匙,车门开启,车主进入车内,车门关闭后,车门开关闭合连通电路;
(2)第一开关在车门开关闭合10秒后接通电路;
(3)车内防盗系统的第一无线接收模块每隔10秒采用RFID 技术搜索扫描车主的遥控车匙第一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的信号,若密码数据一致时,第一无线接收模块把确认的信号传输至第一MCU及其最小系统;若密码数据不一致时,第一MCU及其最小系统执行下一步;
(4)第一MCU及其最小系统马上向熄火输出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发出命令;
(5)熄火输出电路控制油门关闭,断开发动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控制LED红色预警指示灯和喇叭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防盗器与遥控车匙通信距离不长,只在驾驶室或附近才有效。这些特点使不法份子的解码器或频谱分析仪难以捕捉到信号进行解码或频率分析;2.汽车启动者没有遥控车匙或遥控车匙携带者离车内防盗器太远或密码比对不正确,这三种状况都会被二次防盗器判定为非正常发动汽车,10 秒后汽车会鸣响警笛报警0.5 分钟,警笛鸣响的同时车内防盗器会以语音方式进行尽快靠边停车的安全警告,约15秒后汽车会自动熄火,报警过程中汽车无法再次启动,有效解决“二次防盗器”若在明显位置易被不法分子发现,若在隐蔽位置易忘记开启从而引来不必要的尴尬和不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可疑人物报警平台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的卷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