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孔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1735.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叶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香雄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E02D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孔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扩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打桩机的激震力,使混凝土在桩持力层部位进行劈裂扩张,采用定位构造来引导混凝土的劈裂扩张,形成完整的承力盘,从而扩大了桩端承载面积,提高了桩端承载力;桩端承载力采用以下进行估算,
式中Rk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α为经验系数,与定位构造和桩端土质情况密切相关,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如下:对于采用定位硬塑管的定位构造,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小于40,α取值为0.95~0.91,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50,α取值为0.9~0.86,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大于50,α取值为0.85~0.8;对于采用定位预制块的定位构造,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小于40,α取值为0.93~0.89,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50,α取值为0.88~0.84,当桩端土标准贯入试验N值大于50,α取值为0.83~0.78;qp为桩端土的承载力标准值;up为桩身周长;qsi为桩周第i层土侧摩阻力标准值;li为按土层划分各段桩长;d0为管内径;h为灌入管内混凝土密度;c为管内残留混凝土高度,取值为200mm;H为定位硬塑管或者预制定位块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定位构造采用如下:预制桩尖采用平顶桩尖,平顶桩尖顶部凸出圆柱体作为接头,凸出圆柱体高度为10~12cm;在桩管最底端外侧焊接桩管加强圈,桩管加强圈厚为20~25mm,高为15cm,桩管加强圈有助于紧密箍住桩尖;橡皮圈点粘于定位硬塑管,定位硬塑管高度为50~70cm,定位硬塑管壁厚为4~6cm,定位硬塑管由两个半圆形管拼接而成,定位硬塑管放置于桩管内侧;当定位硬塑管脱开桩管后,在打桩机激震力作用下,拼接而成的半圆形管会散开,橡皮圈与定位硬塑管点粘处会分开,橡皮圈自由伸展,给扩孔混凝土施加一定的轴向力,扩孔混凝土相应形成完整的承力盘;
施工步骤包括:
(1)定位
(2)安装定位构造
(3)沉管
将桩管锤击至设计标高,灌入混凝土进行封底,混凝土封底高度为3~4m,扩孔完毕后管内应至少保留300mm高的混凝土,以防进水进泥;
(4)预拔管
通过预拔管解除对桩尖的束缚,在自重及沉管内混凝土和桩机激震力的进一步作用下,两个半圆形管分离,橡皮圈与定位硬塑管脱开,混凝土不断进入橡皮圈,橡皮圈持续扩张,在桩端形成承力盘;
(5)反插桩管
反插桩管使定位预制块在桩机激震力的作用下产生斜面劈离效应,继续向下向外扩张,同时桩管内混凝土向下向外移动,最大限度扩大桩端支承面积;
(6)拔管
在桩管加入混凝土后进行拔管,拔管速度为0.8m~1m/min;在易发生缩颈段的淤泥土层中采用反插法施工工艺,即桩管每提升0.5~1.0m,再把桩管下沉0.3~0.5m;
(7)空中加料
桩管提升地面8~12m要进行空中加料,空中加料期间要增加停振时间或反插,使底部混凝土和上部刚刚加入的混凝土振动吻合;
(8)拔管
振动拔管直至桩管脱离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香雄,未经叶香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看护方法
- 下一篇:基于连续步态影像的性别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