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及灌注桩加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0280.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申现法;黄礼华;陈小亚;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灌注 承载力 方法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及灌注桩加强结构,属于灌注桩加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原设计楼房需要进行加层改造,或因使用功能改变需要增加荷载,这就造成已施工完成的灌注桩承载力不足以承受主体结构的荷载,需要采取加强措施。目前施工单位采用的桩加强方法多为高压旋喷注浆法,该方法浆液只能在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内固结,扩散范围较小。浆液受喷射流动性的制约,水灰比较大,受地下水影响大,对卵砾石地基及含有大量纤维质的腐殖土注浆效果较差,返工率高;另外一种加桩加强法,虽然效果较好,但是成本极高,工期拖延极长,而且容易对旧桩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施工快速、效果优良的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及灌注桩加强结构,在保证墙体强度的情况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为,该方法是在现有灌注桩上钻一组轴向的加强孔,加强孔钻入持力层1m,然后将一组钢管放入加强孔内,钢管底部封闭,并在距管底5m长度范围内间隔500mm对开一组直径为10mm的压浆孔,通过钢管对灌注桩底部进行二次灌浆,以提高灌注桩承载力。
前述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中,所述加强孔包括中心孔,内环孔和外环孔;内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1/3圆上,外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2/3圆上。
前述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中,所述钢管放入加强孔内之前,采用水泥浆高压旋喷方式对加强孔进行清孔。
前述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中,所述钢管采用多节焊接管,钢管上部焊接有吊环。
前述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中,所述压浆孔为对开孔,相邻压浆孔交错90度设置。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发明的一种灌注桩加强结构为,该结构包括已经浇筑完成的现有灌注桩,灌注桩底部为持力层;所述现有灌注桩上均布有一组加强孔;加强孔内设有钢管,钢管伸入持力层1000mm;钢管底部封闭,距管底5000mm长度范围内间隔500mm设有一组对开压浆孔;钢管内及钢管周围的持力层内灌注有二次灌浆体。
前述灌注桩加强结构中,所述加强孔包括中心孔,内环孔和外环孔;内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1/3圆上,外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2/3圆上。
前述灌注桩加强结构中,所述钢管为多节焊接管,钢管上部焊接有吊环。
前述灌注桩加强结构中,所述压浆孔为对开孔,相邻压浆孔交错90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预先在灌注桩上预钻加强孔,并现场焊接孔深长度的钢管。在进行加强施工时,先对预钻孔用水泥浆高压旋喷清孔,然后将钢管通过塔式起重机吊起,并通过调节调运节钢丝绳,即可方便地将钢管安放于预钻孔内,最后在钢管孔内进行二次灌浆即可完成整个加强工作。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有施工快捷迅速、安装方便的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桩承载力,并能有效地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灌注桩,2-持力层,3-加强孔,4-钢管,5-压浆孔,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在现有灌注桩上钻一组轴向的加强孔,加强孔钻入持力层1m,然后将一组钢管放入加强孔内,钢管底部封闭,并在距管底5m长度范围内间隔500mm对开一组直径为10mm的压浆孔,通过钢管对灌注桩底部进行二次灌浆,以提高灌注桩承载力。所述加强孔包括中心孔,内环孔和外环孔;内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1/3圆上,外环孔均布在灌注桩直径的2/3圆上。所述钢管放入加强孔内之前,采用水泥浆高压旋喷方式对加强孔进行清孔。所述钢管采用多节焊接管,钢管上部焊接有吊环。所述压浆孔为对开孔,相邻压浆孔交错90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成形预制桩劲芯水泥土Y形桩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齿槽式掺气挑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