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36914.5 | 申请日: | 2013-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剑平;徐红;姚慧芬;文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园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鸟巢 种苗 组培快繁 方法 | ||
1.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诱导与分化:取波叶鸟巢蕨根状茎为外植体并进行无菌处理,取经过无菌处理的根状茎切成若干块状并放入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1800~20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h,培养16~18周时间,可见切口处分化出小颗粒状的原球茎;
(2)无菌苗的增殖培养:取上述原球茎置于MS培养基中,培养3~4周,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2200~2600lux,光照时间为每天12h,每个原球茎分化出3~4个新的原球茎;
(3)无菌苗的移栽驯化:将原球茎置于MS培养基 中培养3~4周,每颗原球茎长出1~3棵小苗,再将长出的每棵小苗置于MS培养基中培养3~4周,即进行移栽驯化,洗净无菌苗根部的培养液并移栽进泥炭土和珍珠岩组成的基质内,保持温度为18~28℃,光照5000~7000Lu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波叶鸟巢蕨根状茎进行无菌处理的步骤为:剥干净根状茎外面的叶鞘和毛鳞,用75%的酒精处理10秒,再在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8~10分钟后取出,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MS培养基中加入有BA和IAA,MS培养基中的BA的浓度为 0.5~1.5mg/L,IAA的浓度为 1~3mg/L,所述鸟巢蕨根状茎切成的块状长度为0.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MS培养基中加入有BA、KT和糖,MS培养基中的BA浓度为 0.2~1.0mg/L、KT的浓度为 0.1~0.5mg/L,糖的浓度为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所述MS培养基中加入有活性炭和糖,MS培养基中的活性炭的浓度为2g/L,糖的浓度为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所述MS培养基中加入有IBA和糖,MS培养基中的IBA的浓度为1mg/L,糖的浓度为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MS培养基培养后,每颗原球茎长出的小苗高0.5厘米,在经过所述MS培养基培养后,每颗小苗长成1~1.5厘米高,并有二至三条黑色小须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移栽前3~4天打开瓶盖使无菌苗逐步适应外界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泥炭土和珍珠岩的质量比为4: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移栽后的第一周用无纺布覆盖,控制湿度85~95%,保持叶表面水雾不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园艺研究所,未经珠海市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69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多功能共轭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终端功耗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