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35956.7 申请日: 2013-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36278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曹余良;蔡可森;周贺贺;吴俊平;周桂成;吴伟勤;吴国平;孟令东;朱安静;王永瑞;唐荆晶;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1C5/30 分类号: C21C5/30;C21C7/10;C21C7/072;C21C7/06;B22D11/18
代理公司: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代理人: 任立;艾中兰
地址: 210035***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耐磨 钢水 含量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的一种炼钢工艺,涉及耐磨钢冶炼过程中钢水氮含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中氮含量对钢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钢中氮含量的增加,钢的塑性下降,延展性降低;氮还可加重钢材的时效、降低钢材的冷加工性能、造成焊接热影响区脆化、使铸坯开裂及引起晶间腐蚀。因此降低钢水氮含量一直都是冶炼高品质钢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耐磨、磨具钢冶炼过程合金量大,LF炉合金化难度大、冶炼周期长,为了提高合金化效率、缩短冶炼周期,保证连铸的生产节奏,通常LF炉采取大氩气搅拌促使合金化,这种大氩气强动力学条件与氮含量控制相矛盾,导致冶炼该系列钢种氮含量偏高,使连铸坯内部和表面质量较差,影响钢板及后续加工性能,最终使钢铁效益得不到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有效控制钢水中氮的含量,提高冶炼钢品质。 

本发明实现以上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把冶炼耐磨钢过程中钢水增氮环节进行细分,优化各工艺环节,包括:转炉冶炼工艺的优化、精炼炉冶炼工艺的优化及连铸保护浇铸工艺的优化,通过脱氧造渣、合金化顺序的改进,以及不同冶炼阶段钢包底吹氩气流量和压力的合理控制,RH长时间、高真空脱气处理以及连铸工序完备的保护浇铸,控制各个增氮节点,使转炉出钢后钢水氮含量控制在0.0030%以内,精炼炉冶炼过程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10%以内,连铸工序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05%以内,实现高合金耐磨钢连铸坯中的氮含量控制在0.0045%以内。 

进一步地,转炉冶炼工艺的优化包括: 

(1)原辅料控制:原辅料及合金中氮含量严格控制在0.020%以内,含铝原辅料氮含量严格控制在0.050%以内,防止由于合金及辅料造成钢水增氮; 

(2)转炉操作:提高转炉一倒命中率95%以上,严禁转炉后期补吹增氮;转炉出钢前提前打开钢包底吹氩气,排走钢包内空气,出钢合金化后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在50~80Nl/min,防止钢水大翻裸露和空气接触增氮; 

(3)出钢合金化:出钢合金化按钢包造渣料→脱氧剂→合金顺序加入,严禁出钢结束后加钢包造渣料。 

精炼炉冶炼工艺的优化包括: 

(1)LF炉前期操作:钢水到站后,用50~200NL/min的氩气流量破渣壳,实际的氩气流量根据该炉次透气状况调整,不得使用旁通操作破渣壳;供电化渣4~5min后取样分析,化渣阶段禁止加任何脱氧剂; 

(2)LF炉加热升温钢包底吹工艺:电极加热期间,钢包底吹氩气流量400~500NL/min,在钢包双管路底吹最大实际流量≥300NL/min,压力≥8.0Bar情况下严禁旁通操作,加热期间,LF炉执行微正压操作,确保电极孔处有微量烟溢出; 

(3)LF炉过程控制:根据精炼炉第一个钢样成分及渣况粘稠情况,加入合适石灰、萤石和铝丝造渣脱硫,脱硫过程氩气流量400~500Nl/min,喂铝线补钢水中酸溶铝,喂铝线控制氩气流量30~60Nl/min,喂铝线后进行成分和温度的微调;LF炉保温阶段,钢包底吹氩气流量控制在20~80Nl/min,以钢水不裸露为原则; 

(4)RH炉过程控制:真空处理过程,RH炉真空度控制在3mbar以内,抽真空时间≥20min,真空结束后进行钙处理,钙处理钢包底吹氩气流量20~80Nl/min。 

连铸保护浇铸工艺的优化包括: 

(1)钢包准备:加强钢包下水口清扫工作,确保钢包下水口清洁度,保证与连铸长水口的密切配合; 

(2)保护浇铸:开始浇铸前5min,通过氩气管用氩气吹扫中间包内腔,排除内部空气;开始浇铸,待中间包钢水漫过钢包下水口时,开始添加覆盖剂,同时拔出氩气管;浇铸过程多批次小批量加入中间包覆盖剂,保证覆盖剂厚度大于80mm。 

本发明的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通过转炉出钢工艺的优化,LF炉脱氧造渣和合金顺序改进,以及不同冶炼阶段钢包底吹氩气流量和压力的合理控制, RH长时间、高真空脱气处理以及连铸工序完备的保护浇铸,实现转炉出钢后钢水氮含量控制在0.0030%以内,LF+RH过程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10%以内,连铸工序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05%以内,最终实现高合金耐磨钢连铸坯中的氮含量控制在0.0045%以内,大大提高铸坯内部和表面质量。经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冶炼终点平均氮含量可以控制在0.0038%,氮含量最高0.0061%,完全满足钢板性能和客户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