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35423.9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喜;孙保涛;李彦涌;杨进峰;罗凌波;姚磊;刘海涛;朱武;刘少奇;马振宇;罗剑波;周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功率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其尤其适用于三电平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变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器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Power MOSFET)、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为代表的大功率全控器件得到急速发展。
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是一种高效率、可靠性高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它由门极可关断(GTO)技术发展而来,在开通时是一个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而在关断时是一个晶体管,兼具晶体管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低和晶闸管导通损耗低、阻断电压高、输出电流大的优点,所以它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高速开关特性和GTO的高阻断电压及低导通损耗特性于一体。
由于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兼具开关速度快、损耗低、阻断电压高、输出电流大等优点,将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应用到三电平电路的变流器模块中则会具有超大功率的输出能力。从该器件的应用来看,目前较为成熟的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变流器模块很少,大多存在杂散电感大、集成度不高、维护不便等缺陷,很难充分发挥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本身的潜力。
中性点钳位(NPC)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三电平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功率器件少、技术成熟可靠的优点,无需通过串联器件即可实现变频器的高压大功率输出,将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应用于该电路中是目前一种有效实现途径。完整的三电平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变流器模块包括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续流二极管、箝位二极管、吸收回路及水路组件等,由于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对电路连接中杂散电感的分布要求较为苛刻,需要有效、巧妙地布置各器件,一方面保证必须的电气性能,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回路的杂散电感,同时充分考虑到半导体元件的压装、器件散热、工程维护等各方面问题,以上种种问题都是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变流器模块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变流器模块是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应用的基础,也是变流器设计的核心部件,所以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杂散电感小、便于维护、成熟可靠的变流器模块具有重要意义。
在三电平电路中,器件数量相对较多,如果将相关元器件分散组装再利用母排连接,不仅增大了电路结构工程化的体积,而且也增加了线路的杂散电感。而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对电路连接中杂散电感的分布要求较为苛刻,杂散电感的增大意味着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功率组件如果分散安装,也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工作。
基于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高压三电平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变流器模块,该模块集成度高、电气连接简洁、杂散电感小、方便维护,能充分发挥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变流器模块的输出能力。
发明内容
以上种种问题决定了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器件的应用必须要采用集成度高的变流器模块形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降低了器件的应用难度,充分发挥了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这种大功率器件的潜力。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功率模块,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沿纵向延伸的功率组件,所述功率组件包括通过压装机构压装的多个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箝位吸收二极管、中点箝位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功率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且沿纵向方向观测,所述三个功率组件的位置处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以此方式,巧妙地实现了三电平电路结构,采用三串式结构,整个模块的电气连接更加简洁、减小了模块内部环流回路的杂散电感,充分发挥了IGCT器件本身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组件、第二功率组件、第三功率组件、箝位吸收电容、绝缘部件和散热器,且所述第一功率组件包括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所述第二功率组件包括箝位吸收二极管、中点箝位二极管和吸收电容的连接母排,所述第三功率组件包括续流二极管。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功率组件中,通过压装机构将四只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与散热器和绝缘部件压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功率组件中,通过压装机构将两只箝位吸收二极管、两只中点箝位二极管、散热器与绝缘部件压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5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膨胀水壶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化学需氧量分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