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3438.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崔佩娟;侍威;李建明;刘伟;王春明;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H02K7/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通道 差速器 机电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作动器,具体涉及一种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
背景技术
余度技术是指通过为系统增加多重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重复配置,实现对多重资源的合理管理,从而提高产品和系统可靠性的设计方法。
正常使用的单点输入、单点输出的机电作动器的容错能力比较差,在飞机和航天飞机等对安全性能要求很高的机械上,给机电作动器添加余度技术,可以使安全性能得到增强。而现有的余度技术大多没有能有效地结合减速功能。
在航空用机电作动器中,RVDT因其高可靠性、高环境耐受性,成为传感器的首选,但传统的RVDT量程有限,小于360度。RVDT通常没有结合减速功能、也没有结合余度技术,这都使其使用范围大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结合了减速功能与余度技术的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它包括作动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底座和制动器壳体;作动器壳体的左端设有差速器壳体盖,差速器壳体盖的左端设有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左端设有差速器底座,差速器底座左端设有制动器壳体;所述的作动器壳体内设有滚珠丝杠;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内设有行星架输出轴、Ⅰ号输入齿轮轴、Ⅱ号输入齿轮轴、行星轮的支撑轴、行星轮、内外齿圈、Ⅰ号过渡齿轮、Ⅰ号过渡齿轮安装轴、Ⅱ号过渡齿轮、过渡齿轮的支撑轴承、Ⅰ号RVDT端面齿轮和Ⅱ号RVDT端面齿轮;行星架输出轴的左端与Ⅰ号输入齿轮轴的右端之间设有行星架输出轴的支撑轴承;行星架输出轴上设有若干个行星轮的支撑轴,每个行星轮的支撑轴上均各自设有一个行星轮;行星架输出轴的左端设有内外齿圈,内外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内外齿圈的支撑轴承;Ⅰ号输入齿轮轴的齿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1个内外齿圈的内圈啮合;Ⅰ号过渡齿轮安装轴上设有Ⅰ号过渡齿轮,Ⅱ号输入齿轮轴的齿轮与Ⅰ号过渡齿轮啮合,Ⅰ号过渡齿轮与1个内外齿圈的外圈啮合;行星架输出轴的齿轮与Ⅱ号过渡齿轮啮合;Ⅱ号过渡齿轮上啮合有Ⅰ号RVDT端面齿轮和Ⅱ号RVDT端面齿轮;Ⅱ号过渡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盖的伸出轴之间设有Ⅱ号过渡齿轮的支撑轴承;所述的制动器壳体内设有Ⅰ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Ⅰ号电磁式制动器定子、Ⅱ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和Ⅱ号电磁式制动器定子;所述的滚珠丝杠贯穿差速器壳体盖与行星架输出轴连接;所述的Ⅰ号输入齿轮轴贯穿差速器底座与Ⅰ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连接,Ⅱ号输入齿轮轴贯穿差速器底座与Ⅱ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连接。
所述的Ⅰ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与Ⅰ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Ⅱ号电磁式制动器转子与Ⅱ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滚珠丝杠的中部设有锁紧螺母,滚珠丝杠的外部设有套筒。
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盖右端设有Ⅰ号RVDT和Ⅱ号RVDT,Ⅰ号RVDT的转子贯穿差速器壳体盖,与Ⅰ号RVDT端面齿轮的内孔连接,Ⅰ号RVDT的定子与差速器壳体盖的右端固定连接;Ⅱ号RVDT的转子贯穿差速器壳体盖,与Ⅱ号RVDT端面齿轮的内孔连接,Ⅱ号RVDT的定子与差速器壳体盖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制动器壳体的上端设有制动器电连接器安装座,制动器电连接器安装座的上端设有制动器电连接器。
所述的制动器壳体内部设有制动器壳体支撑柱。
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在Ⅱ号输入齿轮轴右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小端盖。
所述的行星轮和行星轮的支撑轴均各有3个。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结构上采用双输入电机平行同侧布局,通过行星齿轮差速器传递旋转运动,既减速又实现余度;采用滚珠丝杠作动器异侧布局,有效控制了差速器中心矩和截面长度尺寸;
(2)在传统的RVDT传感器上结合减速功能和余度技术,提高了RVDT的检测范围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输入通道差速器式机电作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齿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外啮合行星传动的无级变速器